首页 > 范文 > 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范文(通用11篇)

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范文(通用11篇)

火火范文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范文(通用11篇)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1篇

1.案例教学在中专教育学教学中实施的基本步骤

合理选择教育案例。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法,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案例是基础条件。在中专教育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课堂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为核心,来选择具有针对的教育案例,从而将案例教学的特点发挥到极致。客观来讲,教育过程中能与教育学课堂课内容相结合的案例数量不着少数,但是由于时间原因,就要求教师必须提前对周围的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挑选,力争选择其中最有教育意义以及最具说服力的案例,同时还应注意教育案例必须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只有这种类型的教育案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快速将他们引入到相应的教育情景之中。

案例提前一周发放给学生。为确保案例教学法顺利在中专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并提升其教育效果,中专教师应做到提前一周时间将选择好的教育案例发放给学生,以此让班级的学生对下周将要学习案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师可将班级学习合理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对教育案例进行讨论,并形成对该案例的初步观点。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对教育案例有足够的了解,并围绕案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而进一步保障案例教学在教育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实施。

建立合作小组,对案例核心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对课堂上的案例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是实现案例教学价值的重要步骤,也是案例教学在中专教育学教学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核心所在。因此,为有效实施这一环节,教师在教育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营造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快速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来,同时教师应要求班级中每个学习小组都指派出相应的学习代表来阐述该组成员的观点,并及时将每个小组对教育案例的观点和看法详细的记录下来,以便为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做准备。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掌控好教学课堂上的进程和节奏,既要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目的,同时还要有效启发学生对教育案例的深入思考,从而将学生对案例的讨论引入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理选择教育案例。如何快速有效地选择合理的教育案例本文建议相关教师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一,通过实时关注国内外的热点教育问题,并通过将其与中专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将其编成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案例;二,可通过结合自身教育经验,并结合本土教育特点,寻找相关案例;三,积极邀请其他学校的教师,针对教学经验进行交流互动,并从中寻找真实有效的案例。

案例提前一周发放给学生。案例教学是否能够顺利在中专教育学过程中进行,与教师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有着极大联系。而为有效确保案例教学在中专教育学过程中顺利进行,教师应在课前认真备课,为学生在教育案例的讨论环节中提出的各方面问题做好充足的应对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安排。而在确定所选的教育案例后,教师要提前一周将案例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够提前对教育案例有充分的了解,并有足够的时间针对案例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

建立合作小组。科学建立合作小组,是实现案例教育的核心步骤。中专教育学中案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前就将班级学生合理的分成若干小组,以便为课堂教育案例的讨论提供方便。而为了学生之间更有效的进行合作与竞争,以达到学生之间共同进步,从而实现中专教育学教学目标的目的,因此,最科学合理分组形式应该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具体如下,在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时,应在充分考虑组员的性别、性格以及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配。保证每个小组之间的差距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而确保案例教学的有效进行。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案例表现形式。从教育案例的实践经验来讲,教育案例的表现形式越丰富真实,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高,并且学生对课堂案例的兴趣也就越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述案例的形式要灵活变通,并尽可能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将教育案例更加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

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2篇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师生观、课程观的束缚下,教师在教学中,课的内容和方法往往流于形式,内容单调重复,方法缺乏新意。 根据现代教育的根本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确立_健康第一_的指导思想,在积极完善以_动_为主的课程目标体系的同时,以探究型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以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学练氛围,探索一条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教学模式。

本课,采用引导,打破传统创编,自主学习、游戏等教学方法,旨在不仅达到健身强体的作用,还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解决困难的能力。本课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发展速度和灵敏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教学过程与方法

学习阶段:水平五

学习目标:

1、在途中跑时不低头、不耸肩,眼平视,蹬地有力。

2、发展速度素质,进一步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3、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

学习内容:快速跑

学习重点:不同形式起跑.

学习难点:较强的反应能力与跑的速度.

学习过程:

调动情绪阶段:

1、达成目标:(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2)调动学习兴趣。(3)充分活动身体避免运动损伤。

2、学习内容:

(1)课堂常规

(2)徒手操:教师领做一套徒手操。

(3)要求:学生跟随教师做徒手操,做到充分活动开身体各部分,以准备下面的活动。

师生互动阶段:

1、达成目标:(1)提高实践能力,激发兴趣。(2)体验运动的喜悦,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2、学习内容:跑姿练习

教法:

(1)教师领做原地摆臂练习,培养正确的跑姿练习。

(2)结合摆臂沿直线跑,讲解示范跑的动作要领。

(3)找出个别动作姿势比较标准的同学展现自我。

(4)与学生共同练习并语言引导。

学法:

(1)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跟随教师一起做原地摆臂练习。要求:动作协调、动作舒展、积极参与。

(2)结合摆臂沿直线跑。要求:眼视前方,脚要落在一条直线上。

组织:

×××××××

×××××××

×××××××

×××××××

掌握技能阶段:

1、达成目标:掌握动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内容:快速起动与加速跑练习。不同姿势听不同信号起跑。

教法:

(1)教师讲解快速起跑与加速跑的动作要领与练习方法。

(2)教师按照男女平均人数分为四组。

(3)分组指导学生练习,点评表扬。

注意:讲解时,位置合理简明易懂,重点突出。

学法:

(1)认真听讲,按照教师的指导练习。

(2)在练习注意跑的速度,看谁先到终点。

(3)要求:积极参与练习,注意成绩。

创新思维,陶冶情操阶段:

1、达成目标:培养协作精神,展示个性,获得运动喜悦。

2、学习内容:

(1)抢绳游戏

(2)快速跑移物换物接力游戏

教法:

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

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看谁先拿到绳子。每组第一人起跑至场中,将重物移换至场边中放好后返回;第二人依次进行。

3、学生成人数比例分为同等的四组练习。

学法:

1、学生认真听讲游戏方法与规则。

2、学生要服从安排站好等待游戏开始。

3、要求:学生积极参与

(五)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

1、达成目标:放松身心,体现心灵美。

2、学习内容:配乐(小白船)韵律操。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调整放松身心。

学法:认真跟随教师做韵律操。

要求:轻松自然。

(六)评价阶段

1、教师指导学生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小结,肯定本课学生的表现并给予鼓励。

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饮食健康;案例设计

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营养知识教育,让他们意识到饮食是获取营养的基本方式,因此高中的化学教师在日常的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对学生渗透饮食健康教育。另外高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活习惯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长发育和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渗透饮食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饮食观念,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1.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饮食健康教育的现状

高中化学教师对饮食健康教育都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但是他们对在化学教学中渗透饮食健康教育的看法并不相同,有些教师认为高中生面临高考,因此没有过多的时间渗透饮食健康教育。也有些教师认为可以在化学教学中渗透饮食健康教育,他们在教学中经常采取创设情境、举例的方法进行渗透。但是他们对饮食健康教育的渗透点与渗透方式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在教学中对饮食健康进行渗透的方式比较单一,需要进一步深化。如在讲解葡萄糖性质时,可以通过案例延伸的教学方式把青少年如果过度食用油炸食品和甜食会导致肥胖,并把青少年肥胖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渗透给学生。高中的化学教师在进行饮食健康教育渗透时要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情,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渗透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2.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饮食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受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高中生偏食情况比较严重,有些学生营养不良,而有些学生则过于肥胖,这些情况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和智力。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中学生缺乏健康饮食的知识及长期形成的不健康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在高中化学中渗透饮食健康的教育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不仅在必修课讲解了饮食健康的重要性,在选修中也向学生介绍了常见的有机物。因此高中的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把饮食健康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3.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饮食健康教育的案例设计

片段式渗透方式。高中的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知识延伸等方式把饮食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存在的联系,进而体会化学的实用价值,培养他们认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进行油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通过生活常识来推断油脂的物理性质,对知识进行延伸补充,说明偏爱食用油炸食品会造成肥胖和有些人为了减肥而盲目节食导致多种代谢疾病,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纠正他们错误的饮食习惯。再如在进行蛋白质和核酸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延伸,给学生介绍味精,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并树立正确的饮食健康观念。

主题式渗透。主题式渗透主要是以健康饮食为主线,把各部分的基础知识串联起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与饮食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把书本中没有与饮食相关的健康知识渗透给学生,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营养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如在进行糖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与饮食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把蜂蜜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介绍给学生,改善学生的膳食结构。在讲解常见的无机物及应用时,可以给学生渗透铁锅炒菜可以为人体补充必需的微量元素,及廚房中小苏打的使用以及胃药能够中和胃酸的原因。在进行蛋白质的案例设计时,可以把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以及日常生活中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及补充方式渗透于教学中。教育学生每天应该保证鸡蛋和牛奶的摄入量,但是在饮食中要注意适量摄入动物性食品,要保证荤素搭配合理。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案例设计中,给学生讲解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作用,如果摄入量的少或者过多会导致什么样的疾病,以及对应的症状和预防措施等等。

4.结语

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案例设计要有意识的把饮食健康渗透其中,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健康观念,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塔依尔·居马西.高中化学教学渗透饮食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外交流,2017,(16):187.

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案例教学能力培养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立职业大学至今,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现代高职教育要求培养学生成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当前高职的专业教学应努力向行业实践和社会专业需求对口靠拢,这样才能向社会输送合格和有竞争力的人才。

一、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及高职教育现状分析

在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中,侧重以教师为主导,以书本为中心,以考试为最终目的,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课堂教学缺乏互动、引导和情境设计,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专业兴趣培养。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往往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推迟到实习阶段,而忽略了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得大多数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快适应企业或单位的需求,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相差甚远,大多知识都是纸上谈兵。而我国的高职教育又脱胎于高等教育,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多少受到普通高等院校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在中学阶段没有打好基础,高考中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多少存在自卑的心理、消极的情绪,很多学生到了大学阶段,都渴望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也希望有机会可以和老师多沟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信心,教育他们“知不足然后知进步”,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和普通高校有所不同,找寻一条适合职业教育的新途径。如何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将“偏重文化技术和理论知识”转向“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将“校内课程为主,重视学科性”转向“重视专业领域建设,注重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就业导向重于书本知识”,成为高职教育需要探索和急需解决的问题[1]。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全面深化的改革,如现今大力倡导的案例教学,就是一种符合我国高职院校现状和适合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法。

二、在高职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总是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接下来怎么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成绩大多以理论考试成绩来判定,从而忽略了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这使得大多数有思想有能力的学生被扼杀在理论分数的摇篮里,阻碍了能力的发挥与提高。采用案例教学法,正好能弥补这一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案例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教师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一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学习的开放性学习氛围[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发挥能力。

2.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技能。

职业院校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要能很快适应岗位技能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就显得尤为重要。案例教学最突出的优势之一便是将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事例作为教学内容,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真实的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各种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逐步培养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技能的目的。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造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兴旺的动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职业教育乃至当今教育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所描述的是一个两难的困境,没有分析,只有事实。案例讨论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人告诉你答案,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决策者的角色中,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情况,做出自己的决定,这样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3]。

4.有利于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互动性、启发性较强的开放式教学方法,使得教师上课时不再是唱独角戏, 而是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讨论、实施等,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老师给予归纳和总结,在此过程中,掌握学生哪方面知识不够牢固或有所欠缺,从而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重复和补充[4]。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外,教师还应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转变传统教学中硬性灌输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的案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实践证明,我国技能型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能力的瓶颈,高职教育正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发展起来的,而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通过长期的案例教学训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达到教与学双赢的效果。研究和探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出色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提高我国高职教育,实现“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李斌.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价[J].教育与职业2007,(3).

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5篇

一、案例教学法的产生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仿照法律工作中立案的办法,把教学内容编成案例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方法。最早提出这一做法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几位教授,他们认为,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目前这一教学方法已在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硕士及法律等本科教育中使用。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对理解学习内容提供了强有力的和多角度的范例。因为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分析不仅依靠课堂教学,而且课后还可以重读案例,讨论案例,并对案例进行深入思考。

尽管案例教学在学校的课程教学中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的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策略,但是,对于案例的选择应附有简单说明。主要包括:案例的选择目的、专家对案例的思考评论以及案例存在的不足等等。疑难问题解析策略是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论证、讨论以及形式上的逻辑推理,在这里,教师作为一名疑难问题解析的指导者和推进者,他的工作就是鼓励学生去积极思考,推动学生从一个疑难问题的解决到另一个疑难问题的解决,指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疑难问题的本质上进行分析,并且事先不给予明确的方向和统一的标准答案。

宁波大学郭强华教授“对会计教学现状评估及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指出,赞成“案例教学”教学方式的列首位,而选择传统的“教师讲解”方式占不到10%。说明传统教学方式较为空洞,学生已经厌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堂课”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走出“填鸭式”旧框架,已是大多数学生的心愿。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在会计高职教育中的可行性

案例教学法与讲课中的举例说明有着本质区别。讲课中的举例说明一般是用来肯定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主要是为传授理论服务的。而案例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是讲课开始于实践,从实践中提出问题,通过分析发现规律,提炼理论,然后使理论回到实践,应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尽管高职院校与MBA有着办学层次上的较大差异,但由于在强调实践能力上有着一致的方面,笔者觉得案例教学法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会计专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会计案例教学法使掌握理论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引入到社会实践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要恢复学习的本来面目,把学习的乐趣还给学生,让他们爱学习、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正如古语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准则”及相关“制度”等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适时的变动,会计专业的学生只有“会学”了,才可能在知识、信息爆炸的今天成为知识的主动者。因此如何去唤醒学生潜在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课堂上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值得每个教师认真思考,任重而道远。高职会计专业强调的是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注意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有其现实意义的,而案例教学法的借鉴为这一教学目标的达到提供了一种可能。

当然,在高职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还要受到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学生理论基础等诸多要素的影响和制约,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因其本身就是一种需要继续探索、创新的事物,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完善。

三、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接触各种经济业务实例,熟悉会计工作内容,为毕业尽快适应工作环境、顺利上岗创造条件,这不正是高职会计教育的最终目的吗?那么在高职会计教育中应如何科学合理地借鉴案例教学法呢?

(一)打好理论基础,为案例教学做好准备

由于教学的起点不同,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不可能象哈佛商学院那样在教学时直接通过案例讲授新课,必须让学生先做好必要的理论知识准备,这样才能深刻领会案情,达到客观分析的效果。因此,不能忽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作用。如在高职工业会计案例分析中要求学生必须首先具备经济学基础理论、基础会计学等相关知识。否则,案例编选再客观也无法实现预期效果、达到高职会计教学的目的。根据这一分析,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专业课教学中,目前还不能处于主导地位,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

(二)与会计实验教学相结合

由于案例是从实际经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有它特定的存在环境,因而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注意创设形象逼真的会计实践情景。目前,一些院校相继建起了会计实验室,设有模拟财会课,会计实验内容也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转向了管理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课程,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案例教学应结合会计实验课来进行,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会计业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进一步剖析案例所包含的理论实质。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和案例的基础上,依据教材逻辑结构提出相应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由实际案例归纳出相应的财会理论。

(三)注意案例教学本身创新精神的发挥

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可能使学生理会到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过程;更进一步使学生掌握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如何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这才是认识过程的又一个飞跃。高职教学注重能力培养,要教导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四)选择适合高职层次和特色的案例

由于时间、费用和工作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不可能把教材上的每个内容都采用案例教学法,因此,设计会计案例就成为会计案例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设计会计案例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实用性

会计案例的内容必须是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而不是陈旧过时和瞎编乱造的,否则,学生就学不到真正有用的专业知识,案例教学就会失去意义。为此,教师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去搜集会计案例素材,以设计出符合实用性要求的案例。

2.代表性

会计实务中,同种业务由于发生在不同的企业与不同的经济环境中,其进行方式、程序、凭证格式、凭证流程、会计核算方法等都有一定的差异。为此,在设计案例时,就必须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和去异求同的方法,从中找出具有一般代表性的案例,以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针对性

是指教师针对会计教学上的某些突出问题来设计案例。进行案例教学无须对许多问题都采用案例教学法,否则,教师将难以集中精力来搞好案例教学工作,学生也会对过多的案例教学感到厌烦。

4.综合性

就是要求所设计的案例必须通过声音、图像、动画和文字尽可能反映出经济业务进行过程的全貌。以某工厂购进原材料为例,案例中的内容就应有:(1)业务洽谈及其签订合同的过程;(2)商品验收入库的过程;(3)各凭证的填制及其传递的过程;(4)办理货款结算的过程;(5)财会人员编制、汇总记账凭证并据以记账的过程等。这些内容在多媒体教室展示时,就像放电影一样,把某一业务进行的全过程都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5.启发性

会计案例的素材主要来源于实践,但是,实际工作中的某些做法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因此,在设计会计案例时,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活跃,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不应完全照搬实际工作中的做法,而应该设计一些情节和方法与需要思考的问题,使案例具有启发性的特点,才能激发学生研讨的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6篇

[关键词]高师成人教育学 案例 案例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四川省绵阳师范学院青年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的实证研究”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MB2009010)

教育学课程是高师成人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体现教师教育特色、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师资队伍的重要课程。然而,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比较广泛地存在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空泛、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脱节。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全新教学方法,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构筑了一座桥梁。在高师成人教育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方法,是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教育学课程中案例和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教学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案例的运用。一个案例应该包括实际的情境、典型的事件、完整的事件叙述、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因此,从教育学的独特角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教育矛盾冲突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可能也隐含着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冲突的多元化方法。案例教学即教学中的案例方法,是指在教育学的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原理观念,围绕教育目的,运用典型的教育案例为教学材料,采用多种案例呈现方式,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教育实际情境中,通过学生的独立研究和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平等对话研讨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于教育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教育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案例教学法与教学中的举例都要引用实例,但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与平常教师教学中使用的事例之间是有区别的。首先,二者的内涵不同:案例必须具备真实客观性、典型性、完整性、鲜明的目的性和问题性等特点,而事例是教师在教学中呈现的故事、例子等,它可能是主观虚拟的,也可能是客观真实的;既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是大众化的;既可能带有难点疑点,也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例子并由教师进行讲解分析。其次,二者的作用不同: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没有案例就没有案例教学;案例是培养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手段,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共同参与的对象。而事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并不居于核心地位,它只是使一个较难理解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只是教师讲解知识的一种辅助手段,只在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或某个方面起到作用。因此,案例以及案例教学都是具有特定内涵的,与教师在教学中所举的事例以及传统的事例教学是有本质区别的。

二、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是高师成人教育学课程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

(一)针对业余学习的成人学习者的最佳案例教学模式

“课堂案例示范+岗位案例收集+案例研讨评价”是业余学习的成人学习者的最佳案例教学模式。高师成人学习者往往是以业余学习的方式就读的,其就读一般是按“高师学校面授+岗位自学+高师学校考核”模式进行,针对这一就读模式,案例教学采用“课堂案例示范+岗位案例收集+案例研讨评价”的模式最为恰当。

1.“课堂案例示范”是学习者面授时由教师引领的环节。“课堂案例示范”一般在成人高师集中面授时进行。案例教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例到理型,即运用案例,经过师生合作,寻找其所蕴涵的知识,发现并掌握基本概念、原理;二是从理到例型,即给出基本概念、原理,启发学习者运用基本概念原理,以例释理,以例证理,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案例示范”这一环节,是典型的从例到理的案例教学类型,其目的是以案例激活学员脑中的经验,再将其上升到理论,让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习者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

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7篇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和实践型人才为特色,因此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理念应突破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观点,着重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和真实性。而源于古希腊“启发式问答法”的案例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可以满足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本文通过介绍案例教学的理论以及目前案例教学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应用的现状,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教育应用中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并认为,通过实施真实的案例教学,可以进一步提升学习者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新的教学发展思路。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案例教学教学环节

一、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分析

案例教学法亦称个案教学法,是一种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 研拟出的,在当前管理学界、政府部门、企业、大学等机构用于培训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宗旨为“搭建起实务与理论的好桥梁”。案例教学的核心是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对案例的描述和分析,找出案例的关键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所用案例都是模拟真实商务活动和场景,要求学习者运用交际、决策和分析能力将所学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并强化知识和技能,并且案例教学强调能力的培养胜于知识的获得。在此,教师主要起指导、监督和促进的作用,学习者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采用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在互动活动中选择适当的行动方案。

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契合

_于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的这一要求和方向,也为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供了指导。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案例教学无论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契合,将案例教学引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满足其教学特点,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职业型、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人才的要求。

教学方法即教法和学法的统一,教法依据学法确定其教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案例教学所依据的认知主义、联结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等现代学习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自主学习、合作和互动学习等,主张学习者在用中学(learning by doing),并且为了运用而学(learning for using)。

另外,案例教学法强调学习者利用既有的知识和技能在情景化的(contextualized)环境下,通过与真实业务相关的具体内容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习者需要运用交际和团队合作技能完成既定任务。因此,案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结的体现,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中企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方向,即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高技能、实践型人才。

三、案例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的现状及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然而,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案例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的应用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因此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1.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角色转换问题

为满足这一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教师需要既精通并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有专业学科的教育背景。同时,教师需要转换角色,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者转换成课堂实践的指导、监督和促进者。教师不再有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习者主动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多元方法。

2.学习者的素质和素养问题

案例教学对学习者也有特殊要求。学习者除了要在专业知识及技能方面具备一定的储备之外,还要能够读懂长篇的案例,进行严肃的讨论。同时,学习者还需具有一定的团队意识和积极参与讨论的态度,抛弃传统教育中被动等待教师提供答案的心理,养成预习案例、自主搜索资料、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

3.教学环境的调整问题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通常是教师站在黑板前面,学习者坐在固定座椅上,面对教师听讲。由于案例教学大大有别于传统教学,因此,Piotrowski指出了调整并优化学习环境的必要性。Welty也提出,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应该是U型设计,这不仅有利于大家面对面交流,而且方便引领讨论的人对活动实施控制。另外,他还建议使用旋转座椅、在两面墙都挂上黑板、教师面前放一个小桌子等。因此,需要调整传统的教室或者使用小型会议室等以利于案例教学的开展。

4.评估方式的调整问题

鉴于案例教学以学习者集体参与讨论为主,不提供唯一的答案或标准答案,并且学习者需要完成多种形式的任务,因此,在质和量方面对学习者的表现进行评估不能遵循传统教学的单一评估方法。Welty提倡对学习者的持续参与活动进行评估。Jackson也建议通过自我评估、同伴反馈、教师反馈以及个人日志等方式进行评估。

四、对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思考

鉴于目前我国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思考。

首先,教师角色的定位与教学观念应该发生转变。由于采用案例授课的教师充当着多种角色,如组织者、协调者、监督者、评估者或顾问等,但其主要角色还是作为促进者,对其授课技巧的要求甚至要高于对其知识的要求。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角色采用不同的授课技巧,实现教师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充分互动,即交际式教学,因此教师在此方面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案例教学的课堂应以学习者为中心(focus on the learner),给学习者以极大的施展和发挥其知识和技能的空间,因此需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观念。

其次,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工作。为了顺利开展案例教学,教师应该帮助学习者做好心理准备,如教师可以事先将案例教学的特点介绍给学习者,鼓励学习者大胆表达、勇于挑战权威,积极参与讨论甚至辩论,放弃怕“丢面子”的心理。同时,教师应该让学习者在案例教学前了解背景或相关知识,这也有助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在课前,教师可以适当地向学习者介绍与案例有关的背景知识、概念、基本原则等内容,或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习者查找相关内容,这样做还有助于案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另外,设计15分钟左右的与案例密切相关的热身问题(warm-up questions)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强化对案例的记忆,而且有利于之后讨论活动的顺利进行。

再次,教师应该及时对学习者参与案例教学活动进行动态的反馈。由于案例教学以任务为导向,教师对学习者任务的履行情况要特别关注,重点强调任务履行的过程(process)而非问题的解决情况(solution),这一点不同于传统教学强调结果而忽略过程的特点。此外,由于案例教学涉及很多动态的环节,如讨论等。因此,对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表现所做的反馈和评估不应只是静态的,也应该是动态的(ongoing assessment),不应局限于以学习者的总结报告为评估标准,而是要动态地观察、跟踪每个学习者在参与案例前、期间和之后的表现。

最后,教师和研究人员应该选择和编写适应高职院校教育的案例教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选用的教材基本都是国外跨国公司的案例,有些并不适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而教材的适用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进而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就此展开大量的调查和研究,选用和编写适合我国高职毕业生未来就业企业的真实案例,形成案例库,并及时更新,使案例更具时效性,以便学习者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操练、探索和研究。

五、小结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在近十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发展现状与其应发挥的作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存在着严重的“低专业对口率”和“高就业失业率”现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理论课与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关系不大,即理论脱离实践,缺乏一定的实用性,与就业企业的需求脱钩。而基于真实企业情景的案例教学法强调自主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对学习者交际、决策和分析能力的培养,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符合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因此提倡采用案例教学法改革传统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理念,使高职教育更加符合国家对其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蔡瑞林,张冠兰.案例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J].内江科技,2007(8).

[2]董玲.英语课堂活动教学法的研究——浅谈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3]蒋秀娟.案例教学法与商务英语课堂[J].国际商务研究,2013(6).

[4]王玲.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案例教学[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2).

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8篇

关键词:案例研究;体育教学;应用

随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的形式下,对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发展改进也就势在必行。而体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更多的育人价值也被不断发现和证实,并且体育学科的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自身学科的特性,技能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并行给体育学科的教学带来不少的难度,并且在教学效果的关注上也开始从技能学习效果和学生心理健康的两方面进行总结和关注。因此,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不可避免,以期望一线的体育教学形成一种以研助教、以教验研的新型体育教学摸式。大多数一线体育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和总结,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理论实践联系起来,以给教学行为赋予不断更新的理念,便于在以后教学中更好的完善教学实践,提升教师教学的合理性。

1.案例研究的定义

案例是架起一座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吴义昌(2004)案例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教育事件,就是教师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实践过程,一般以记叙文的载体表述出来。张梦中,马克•霍哲(2002)“案例研究是一种运用历史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可靠技术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带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也就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对自我或他人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的总结,以便教师能更好的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而案例研究另一面对教师进行实践反思能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借助案例的研究、开发、运用来训练和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实践性智慧的自主发展。

2.进行案例研究的相关能力培养

我国的体育教师在教学素质方面普遍存在着教学能力和教学意识不强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体育教师的来源和有关体育的教育意识所决定的。因此在进行案例研究时,对广大体育教师特别是基层体育教师和学历较低未能接受完善的高等教育的体育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操作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就显的势在必行,不过在能力培养的方式上可以因地、因时、因人等采取不同的方式,以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2.1案例研究的理论学习

任何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有教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这样才能在实践过程中能更好的完成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对案例研究的把握,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并且有个性化特征的人,就更难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掌控和把握。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案例研究,必需是在对理论掌握的基础上,对案例研究进行前期的设计并且有在研究过程中保持灵活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案例研究,达到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2案例研究的程序

开展案例研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需要一些开展案例研究的技能。通常案例研究开展需要的技能被概括为“提问、倾听、观察和检测”。也就是的撰写案例研究计划书,为了能使自己研究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例可学等,就必需拟定案例研究计划书。一提出研究问题,往往案例的选择是取决于研究的问题,也就是有方向才能前进。二把握理论主张或研究目的,只有把握和陈述一些理论主张,才能在研究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三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把握其中的特殊案例以便能把案例数据与研究问题联系起来,形成针对性的研究。四运用案例数据撰写论文或对理论进行定性的论证。

3.案例研究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3.1有利于体育教师案例知识积累

体育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存在着不同,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要求就存在着多样化的特征,而对体育教师的知识储备与知识结构的要求也决定对体育教师的知识来源必需是多种方式并存的。体育教学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体育教学在实践过程中首先离不开原理规则性的专业理论指导,同时由于体育教学其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和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等,就必须要求教育者拥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智慧。教师在教学中大量的教学案例产生正好是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案例知识的来源,体育教师通过对众多教学经验的审慎筛选,并加以深入分析和研究,使教学经验能更好的作为案例知识充实教师自我的专业化知识结构中去。体育教师案例研究的加强同时也能为教师之间实践教学的分享交流奠定知识储备,为青年教师步入和适应教师岗位提供学习的模本。促使体育教师群体在一定的区域内能够联合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和提高的职业学习共同体,每个教师都能为教师群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实践智慧,而自己又从他人的实践智慧中得到启发和教益。

3.2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

体育教师在进入工作岗位,不断促使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教师如能具有一种反省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师作为教学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在教学后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思考,以便对教学做出改变,力求避免出现教学的某些困境和失败。而案例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正是促使体育教师选择出自己的典型教育事件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使体育教师对过去的实践进行深入的反思。同时体育教师再将自身的研究付诸文本,这一过程将促使教师的反思更为自觉、更加深刻。

3.3有利于体育教育相关理论的发展

目前,通过学习和研究发现,我国的体育教育理论研究发展与体育教育实践存在相脱节、相分离的想象,而唯物辩证法认为,理论引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离开了实践,理论将成为无根浮萍,成为空中楼阁。而案例研究特别是证实性的案例研究,体育教师通过自己的典型案例及理论的分析,用实践的实例证明一些教育理论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实用性,引导其他教师学习这些教学理论并在教学中运用该理论,以便为教育理论的修正和完善提供有力的实践支持。另一种体育教育理论的来源是对西方等先进教育理论的引进,这就可能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经济、文化、地域、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差异,以致缺少这些教育理论在本土化过程中缺少生存的土壤,出现教育理论的实践过程困难的问题或者这些理论只能在学术圈里运行,无法付诸于实践。而进行探索性的案例研究能够把这些理论请入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可能推进理论的突破,能对西方的教育理论的本土化进行探索和完善,通过案例研究总结与分析,促使西方教育理论在本土的实践和升华。

3.4促使先进的教育理念

进入课堂并且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探索性的案例研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对外来的教育理念,进行本土化的验证是非常有必要的。体育教师通过对教学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以及在课堂的反思、分析、诊断,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理论实际联系起来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给教学行为赋予崭新理念,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外来教育理念的本土化过程。

3.5体育教师教研能力与教研

活动的实效性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通过调研发现一线的体育教师在脱离大学培养之后,知识的更新与转化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知识的获取来源方式就必需改变,没有了高校专业教师的教授,改为同专业教师的相关交流和学术期刊阅读的知识获取方式。教学实践中具有带表性的案例就成为教师间分析、诊断的对象,这就需体现出一线教师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深入的解析课堂的教学内涵,真正的分析和诊断自我的教学行为。案例研究付诸书面的形式,又能教师间相互获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真正体现教研活动的作用性和实效性。

3.6为体育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际案例

在整个社会都在强调能力的现状下,缩短课本课堂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的距离是在今后的教师教育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我国大学师范专业的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存在着一种现状,即看重学生专业理论的知识、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造成毕业生进入教师岗位后缺少教学手段和方式的现状,这种现状的出现时在培养过程中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案例的记录、分析可以将真实的教学情境带到这些师范生的教学活动中,师范生可以在对教学案例的共同观察、分析中,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真正的教学案例中,潜移默化的将体育教育理论、理念和专业知识运用其中,也有助于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4.案例研究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总结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中推崇的新课程指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理念,这些新型的学习理念在步入课堂,真正融入体育教学过程,需要理论研究者、理论的实证者、理论的实验对象以及理论的实验环境等多因素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形成一整套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教学方式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验两角度的定量研究基础上,同时也必需推行案例研究的定性研究,以使新型的学习方式更好的融入实际的教学环境,也使案例研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识、教师的应用能力、应用范围等得到提升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梦中,马克•霍哲.案例研究方法论[J].中国行政管理,2002,01:43-46.

[2]包德明.体育教学案例的研究与撰写[J].中国学校体育,2014,02:80-81.

[3]陈大伟.教育案例研究的深层意蕴[J].人民教育,2013,22:41-44.

[4]徐碧美.如何开展案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02:9-13.

[5]吴义昌.教师案例研究刍论[J].教师教育研究,2004,03:32-36.

[6]夏正江.从“案例教学”到“案例研究”:转换机制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02:41-46.

[7]施小菊,张华光.《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1546-1547+1550.

[8]邹薇.高校女生体育课案例教学尝试[J].体育文化导刊,2011,06:100-102.

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9篇

关键词 教师教育 理论案例教学 理论型案例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

The Difficulties and Outlet to Theory Case Teach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Take Education Psychology Course for example

ZHOU Panpan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Shandong 256600)

Abstract Case teaching is gradually used in the field of research analyses the difficulties to theory case teach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n puts forward thre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heoretical cases: simulation and authenticity, highly fit with theory and heuristic. The researcher tries to explore a teaching model for theory case teaching to achieve for a double win between university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and norm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teacher education; theory case teaching; theoretical cases

实践出真知,教育理论的提出来源于对教育实践问题的探索,其目的是在于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然而当前大学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的“照本宣科”现象导致不少学生形成一种消极认识,将“教育理论学习”与“枯燥空洞”相挂钩,这恰恰背离了教育理论的真实初衷。为改变这一现状,不少研究者聚焦于案例教学,期望通过在理论教学中采用真实、具体的案例缩小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1 教师教育课程案例教学的独特性

案例教学发端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最早应用在商业、法律和医学领域的相关培训教学。目前国内关于案例教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管理类专业教育、应用型较强的中等职业教育、会计审计等、法学、信息技术、中小学部分学科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许立新教授认为,案例教学为学生(即师范生或接受在职教育的教师)提供了真实的、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让学生分析与思考,为学生在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是一种极具价值、值得借鉴的教师教育的新模式。①

笔者认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案例教学与其它专业领域相比有其独特性。第一,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对象的自我求学生涯即独特的案例资源。师范生在求学生涯中经历过真实的教育实践,也体验过很多教育问题,师范生对案例教学中呈现的教育事实具有较高的熟悉度,这一点是商业、法律等其它领域案例教学所没有的。第二,师范生培养中均有实习安排,师范生通过实习再次进入学前教育或基础教育现场,以独特的参与方式体验或观察自然发生的教育事实,在实习中师范生会不自觉地将体验或观察到的教育事实与自我求学生涯中的教育事实进行比较分析,这都是丰富而又独特的案例原型素材。

2 教师教育课程案例教学的类型与特点

索桂芳教授在《面向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高师教育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中根据案例作用的不同,将案例分为教育理论案例和教育实务案例,前者主要是教育理论的运载工具,用于例证和阐明教育理论,后者主要是教育教学能力的训练工具。②笔者认为案例的类型可以根据运用案例讲授的内容特点来分类。教育理论案例主要是指在讲授经典理论时所采用的案例,教育实务案例则是在讲授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组织管理、教学与学习的原则策略等内容时所采用的案例。经典理论一般具有明确的代表人物、清晰的基本理念和完整的体系结构,结构性相对良好,但操作性和指导性不如教育实务。而教无定法,因此教育实务往往表现出“百家争鸣”的现象。基于此,笔者认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务在结构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上存在差异,相应的教育理论案例和教育实务案例的选择要求就会有差异。教育理论案例的选取要匹配所教理论良好的结构性,教育实务案例要匹配所教实务的强指导性和操作性。索桂芳教授分析案例选择策略时也提出类似观点,如果案例教学的目标以掌握基本原理为主,则应选择与所学理论有密切联系、隐含着所要学习的教育原理的理论型案例,案例要与所学理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③以教师教育课程之一的教育心理学为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很多经典理论,如何选择设计与理论高度契合的理论型案例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

3 教师教育课程理论案例教学的困境

案例教学强调案例的真实性,案例读起来像生动有趣的故事,但故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杜撰出来的故事即使再有趣,也不能称之为案例。④许立新在其硕士论文《教师教育的案例教学研究》中提出,所谓案例就是叙述发生在一个真实教育情境中的、蕴含一定的教育道理、能启发人思考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教育故事。⑤具体到理论案例教学,笔者认为理论型案例要基于真实教育情境、同时匹配理论的理念和结构进行设计,即案例与理论的高度契合性。笔者在教育心理学理论案例教学中遵循真实性和与理论的高度契合性进行案例选择和设计,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遭遇了两大困境。

第一,案例的真实性和与理论的高度契合性之间存在冲突,主要体现在案例和理论的结构化水平以及两者所涉及的教育事实范围上存在差异。其一,真实的教育实践情境是问题式的,结构性较差;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理论是经过概括化和系统化的思维结果,体系结构相对良好。其二,案例与理论所涉及的教育事实范围有别。教育心理学理论是基于对诸多教育事实的探索而提出的,范围较广;而理论案例教学中,无论案例的载体是文本资料还是视频录像,其展示的教育事实范围相对有限。

第二,师范生实际理论基础与理论案例教学对师范生理论应用能力的高要求之间存在冲突。案例与理论的高度契合性能够优化理论案例教学的效果,但另一方面也对师范生的理论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原有理论水平相对薄弱,虽然可以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但是通过案例讨论进行理论升华时会出现理论表述专业性不强、理论知识相对零散、理论体系建构受限等问题。理论型案例如何设计才能兼顾案例与理论的高度契合性和师范生的实际理论基础,这一问题促使笔者在教学中展开探索尝试。

4 教师教育课程理论案例教学的模式探索

理论案例教学之理论型案例的基本要求

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10篇

上海市徐汇中学史莉莉老师依托综合课程理念,在高中艺术学科教学中尝试以艺术综合实践的方式优化育人,将艺术教学由学生被动接受的纯欣赏型学习方式和单维度育人目标向综合学习方式和多维度育人目标转型。在《戏剧传情,演绎人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视听体验、分享交流、模仿表演、探究创造等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感悟话剧中的造型艺术、台词、形体动作等多种艺术因素及表现手段,并运用所学的艺术因素及表现手段表现生活、创造生活。本课中,教师通过各种方式的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帮助学生去掉胆怯,催生自信,将课堂和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真正的主体。整堂课,以艺术实践发展合作学习,增进分享交流;以艺术创造发展个性和创造精神;讲台变戏台,学生变演员,师生同演出,同欢乐;学生从怕说怕演,到敢说敢演,爱说爱演,争着上台演。

艺术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创造美,用艺术的方式美化生活,不断提高生活情趣和质量,而且让学生乐意在艺术世界中徜徉,陶冶情操、美化自我、修身养性,成为善于感知、探索、创造与反思的人。

(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 袁成兰)

一、案例背景

在艺术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古今中外的经典艺术作品,体验人类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戏剧既是一门观赏性、综合性很强,又是一门着重于实践性的艺术,学生只有亲身参与实践,才能具有实际的体验感受,从中获得深刻的感染和熏陶。学生学习戏剧,不仅可以从中感受人生的真善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本案例来自2011年6月1日至6月2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在上海中学方厅举行的上海市高中艺术课程教材培训活动中本人执教的一节公开课,参加本次培训的人员有全市各区县近200名中学艺术教研员和骨干教师。教学内容为《戏剧传情,演绎人生――感悟戏剧艺术中的多种艺术因素及表现手段》。本案例旨在打破传统戏剧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纯欣赏型学习模式,尝试在戏剧教学中围绕多元育人目标进行改革与创新,尝试艺术实践,优化育人。戏剧课上开展艺术综合实践活动,以艺术实践发展合作学习,增进分享交流,以艺术创造发展个性和创新精神,感染、感化学生心灵。

二、案例记述

片断一:体验感受

教师播放《茶馆》片断,学生欣赏和尝试模仿《茶馆》中的角色表演,感受体验人物语言和形体动作对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师生归纳台词特点后一同进行气息练习、发声练习、简单台词练习…练习《数枣》:“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

刚开始,在教师的一番煽情后,同学们都是跃跃欲试,但又碍于面子,显得十分紧张,生怕说错了,被听课的老师和同学笑话。教师适时鼓励并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尝试:要求大声把自己的声音送过去,看谁能让整个阶梯教室的所有老师和同学都能听到你的声音。同学们渐渐地丢掉了胆怯,大声练起来,于是教师便进一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大胆进行台词练习。通过练习,学生的声音、气息的控制有了明显的提高。

片段二:模仿表演

学生欣赏感受人物性格:松二爷的胆小、常四爷的正直,再模仿表演体验表现手段:语言与形体动作。在欣赏总结后,师适时点拨,学生主动要求到大家面前表演,教师再提示把前面练习台词的声音响亮、气息控制,运用到语言表演中。

学生表演总结:不但是语言表现重要,在动作上也要把人物表现出来。松二爷说话时弯腰弓背,常四爷说话时坐的直、坐的正。教师在学生表演中提示学生自评与互评发现自己的问题,理解后,学生在表演中提高认识。

学生忘记了自我,忘记了课堂,进入到情境,投入到角色,演得逼真传情。如表演胆小的松二爷:两手作揖,身子战战兢兢的;正直的常四爷:说话底气十足,理直气壮,无所畏惧,甚至女扮男装也演得活灵活现的,同学们简直把自己当成真的松二爷、常四爷了。教师参与其中,担任角色,与学生一起体验人物的性格。师生同演出,同体验,艺术实践打消了教师的顾虑,催生了学生的自信,诱发了学生的表演欲,同学们在台上充分表现自我,创造自我。

片断三:探究创造

教师提供素材:酒驾入刑,学生感受到酒驾对公共安全的危害。学生运用所学的艺术因素及表现手段创编,分组准备,再表现“酒驾事件”片断。如镜头一:学生表演喝酒后肇事的现场。镜头二:学生表演高晓松酒驾事件在法庭上悔过的现场。教师指导学生在一组表演后,从戏剧艺术的综合艺术因素及表现手段上进行了评价,学生体会表演的效果后,再换一组表演,使学生不自觉地运用戏剧的专业水准要求自己。学生们在表演中深刻地体会到酒驾的危害。

三、案例反思

在本节课中教者精心设计,引导学生一步步尝试参与一系列的艺术实践活动。通过艺术实践,发展合作学习,增进分享交流,以艺术创造发展个性和创造精神。实践证明:艺术实践,优化育人。

(一)在艺术实践中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在视听体验、尝试模仿、创造表演等一系列综合艺术实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戏剧的台词和人物形体动作的视频后,让课堂变戏台,学生变演员,身临其境,调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进行气息练习、发声练习和简单的台词练习体验,特别是让学生体验话剧台词之前,先带领学生通过“绕口令”的活动体验了一把戏剧学院学生的基础课程,而且绕口令《数枣》的辞令选择让学生很容易在愉悦中获得成功的感受,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创造自我的机会,教师也能寓教于乐,参与其中,与学生融为一体,整个课堂学习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学生从怕说怕演,到敢说敢演,爱说爱演,争着要上台演。

(二)在艺术实践中还给学生主体地位

要相信学生的能力。高中学生思维发展日趋成熟,他们具有很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艺术审美经验。课堂上,教师尽量给学生创造条件,还给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视听、体验、思考交流、尝试模仿、创造表演,使学生真正成了艺术活动的主人。在形式多样、情趣盎然的审美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艺术的教育与熏陶。

(三)在艺术实践中发展合作学习能力

在视听体验中,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交流体验后的真切感受、感动和感悟,分享艺术之美。在语言、形体动作的模仿表演中,师生合作,同台表演,有的扮演胆小的松二爷,有的扮演正直的常四爷。表演后,学生又通过互评和自评发现问题,反思完善。反思导致的反馈力量,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推动了后续的表演。

(四)在艺术实践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第11篇

关键词:高师教育学;案例教学;模型;转变

一、案例教学模型构建的意义及其指导思想

在高师教育学教学中构建案例教学模型,是建立在高师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性质与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的。高师教育学是构成师范生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课程,也是体现高等师范教育师范性特色的标志性课程之一,它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教育学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中等教育合格的师资。现代教育“合格师资”的内涵,不仅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而且要具备现代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更应具有现代教育新理念、新态度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科研能力。而案例教学的引入与运用对于师范生上述教师专业综合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师教育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综合学科,而且授课对象又是缺乏教育实践经验的师范生,传统的讲授难以在理论与实践的环节上架起真正的桥梁。而案例教学的运用,较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促进了师范生对教育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这诚如梅塞思(K.Herseth)博士所言:“案例教学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教学形式,它在理论与实践的沟壑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当然,案例及其教学并非要取论的发展或者实践的观察,而是为从另一种不同的背景审视理论与实践关系开辟了道路。”[1]58

案例教学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构筑的桥梁,不仅促进了师范生对教育理论的学习、理解与掌握,而且还强化了师范生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光靠课堂教学的静态传授是难以完成的,如何备好课,怎样上好课,面对不可预测的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如何随机应变,灵活处理,班主任怎样开展班级工作,如何开好主题班会,怎样评价学生成绩等工作,只有在真实情境的演绎与训练中才能做到恰如其分。而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的准实践性分析,既缩短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距离,从而加深师范生对抽象的教育理论的准确理解,又培养了师范生综合运用教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训练和提高了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发展了师范生合作共事、沟通交流的能力。总之,案例教学是“教育学教学的一块思想实验场”[2]41。在高师教育学教学中构建案例教学模型,其基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例教学,构筑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转移,加深师范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强化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形成师范生现代教育科学的学生观、师生观等新理念与新态度。

二、案例教学模型的概略图景

教育案例是指对发生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件的真实描述,用理查特(Richen.AE)的话来说,“教育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3]。高师教育学的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撷取典型、真实、两难、可供争辩并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案例,指导学生进行透彻的观察和深入的剖析,以阐释、验证和运用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原则和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我们所构筑的案例教学模型,是以教育案例为主体,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主导的一个教学实践模型。图示如下:

以上图示展示了案例教学模型的实施流程:

1创设情境:教师导入或学生引入教育案例[HTSS]。教师导入教育案例,或直接取材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或以教育教学中的真实事件为基础根据教学需要加工而成。古今中外,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教师要根据章节教学的需要,精心选择与设计。学生引入教育案例,是基于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有非常真实的受教育的经验与感悟而考虑的。教师要根据章节教学的需要,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受教育过程中体验深刻的教育事件作为案例。

2分析讨论:生生、师生针对教育案例展开讨论与对话。[HTSS]案例呈现之后,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提出两三个具体明确、难易适度、启发性强的问题,并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和思考,然后学生之间以邻桌或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和辩论,最后各单位派出代表上台发言交流,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与探讨。

4应用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应用教育学知识对教育案你综合评价并形成案例分析报告。[HTSS]这是课堂案例教学的继续和延伸,旨在加深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进一步训练学生学以致用的技能。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开阔思路,求新求异,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寻求问题解决的新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案例教学模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精心选择与设计高质量的教育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要开展案例教学,并取得实效,就应该广泛收集适应教学需要的高质量的教育案例。一般说来,高质量的教育案例有以下几个特征:(1)描述了一个当代教育教学真实典型的故事;(2)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相关;(3)有充分的与决策有关的资料和较多的主要人物直接引语;(4)引人深思,发人深省,有争论、辨析的余地;(5)充分体现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理论与技能的实用价值以及价值的可迁移性。要选择这样的教育案例,笔者认为,其一,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始终要贯彻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思想;其二,拓宽选材范围,不要局限于案例集,建议多从《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教育》等报刊猎取案例资源;其三,案例的获得还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所谓“请进来”,是指创造条件把当地的优秀教师请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交流与对话,倾听其真实的叙述,感受其成长的经历,概括其宝贵的经验。也可通过观看全国特级教师的教育教学示范录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教育教学情景。所谓“走出去”,是指创造条件让学生到附近的实习基地进行教育教学观摩、见习,感受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

2每个主题教学的案例尽量保证一个正面案例和一个反面案例。[HTSS]成功的案例叫正面案例,失败的案例叫反面案例。还有一种反常案例[4]62,是指违背规律、原理而产生积极效果,或者遵循规律、原理却出现消极结果的一种案例。如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却造成他们考试成绩急剧下降;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反而取得了优异成绩等案例。笔者认为,每一个主题教学的案例不宜太多,以一两个正面案例和一个反面案例或反常案例为最佳。案例太多,课时难以满足不说,且容易涣散思路,不易组织。而两三个案例,有正有反,有矛盾有冲突,虽然一时模糊,难以抉择,但却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促使学生在比较中鉴别真伪,在辩论中掌握真理。

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反常案例教学虽然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和思考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和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增强学生学习争辩的兴趣,提高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4]62-63,但由于它与公认的逻辑或与教育中某种理论的相悖性,在选择与运用时必须慎重对待。教师要引导学生辨析真伪与虚实,尽量避免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3每一个教育案例在呈现之前要加以适当裁剪。[HTSS]呈现的教育案例应依据教学需要进行加工,适当裁剪,要去掉案例中的情感性、暗示性词句,尽量保留真实性的第一手材料或人物的直接对话。这样有利于避免案例主题暴露的局限性,保留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两难性,给学生以广阔的探讨途径和讨论空间,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和探索创新精神。

4教师角色的转变与素养的提高。教师作为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其自身素养的高低与角色意识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实效性。传统教学中好满堂灌、一言堂,不顾学生是否喜欢,只顾自说自话的教师已无法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求教师具备激发学习者广泛参与讨论的本领,能引导学习者对案例进行理论提升,能使学习者对案例中所包含的问题获得更透彻的理解,能促进学习者之间的积极的人际交往,能构建一个具有合作取向的努力向上的学习环境[1]60。为此,作为案例教学组织者的教师要转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研究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具体说来,一是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民主平等、合作互助、教学相长的师生观;二是要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素养的学习与提高,夯实教育科学的理论功底;三是要熟练把握案例背景以及案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四是要熟练掌握案例教学的艺术,除了精心选择和设计教育案例之外,还要把握案例呈现的适时、恰当,设疑提问的难易、深浅,讨论组织的活泼、有序,观点点评的包容、鼓励,总结提高的准确、科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案例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范文(通用11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