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环保设计理念简短范文(推荐4篇)

环保设计理念简短范文(推荐4篇)

火火范文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环保设计理念简短范文(推荐4篇)

微信扫码分享

环保设计理念简短范文 第1篇

关键词:环境营销;演化;影响

一、引 言

环境营销的观念是在全球企业竞争中形成的(Menon and Menon,1997),它能够影响企业内部文化和企业价值(., )。于消费者而言,环境营销的企业通过环保型商品和服务的提供来刺激、引导并满足消费者的环保型需求;于企业而言,时刻关注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注意生态平衡的维持和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能够提升企业和产品口碑,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武海峰,乌兰,1998)。文章对环境营销概念的界定为企业无污染环保型原材料的使用等清洁生产过程,产品无污染标识、包装的再使用等产品开发过程,低碳、绿色流通链等产品运营过程,企业自身环境营销的价值观和对消费者环境营销意识培养的企业文化等绿色营销过程。

二、环境营销在企业营销理念中的演化

(一)被动环境营销观念下的企业环保生产行为

企业的大力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因此产生了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限制了企业的生产过程,因此,使用创新的方式应对环境保护问题(Skea,1994),是所有企业势在必行的做法。企业必须在遵守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适当进行技术创新来提高竞争力(Porter and Van Der Linde,1995),以免向国家交纳超标准排污费用或者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积极环境营销理念下的企业行为

十九世纪研究显示企业环境保护策略与财务绩效成正相关关系(Hart,1995;Judge and Douglas,1998)。应法律规定而采取的环保行为,在长时间的积累下,其正面效应渐渐浮现。实践证明,企业通过绿色营销系统可以提高企业在经济上和声誉上的竞争优势(Engardio,2007)。而规避国家法律进行危害环境的生产行为,产生了严重的环境危机。早已发生的河南济源双汇公司“猪瘦肉精”事件和河北三鹿集团“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与企业不控制生产源头,不注意清洁生产过程等高污染低收益的生产方式有关。双汇公司瘦肉精事件发生半个月内损失超过121亿元,双汇的品牌声誉也受到质疑,销售几乎停滞,三鹿公司则直接倒闭①。因此,积极的环境保护行为下的生产和营销,是企业明智的选择。我国许多企业从21世纪以来,逐步开始实施清洁生产过程,制定和实施环境营销的市场战略,将生态问题纳入其营销组合中(Rivera,2007)。

除此之外,我国其他行业的企业也已经实施清洁生产、无污染可回收利用的包装以及对于绿色消费意识的引领等营销活动,这是我国企业对于环境保护行为的改变,也反映了他们渴望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环境营销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一)环境营销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环保设计理念简短范文 第2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 新方向 绿色管理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一 企业管理走向绿色管理道路的现实意义

绿色管理,就是将环保知识贯穿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可持续性、环性;绿色管理的推行,是企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必然选择,将绿色环保观念运用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确保绿色、环保能够与企业管理同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企业推行绿色管理也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这样不仅能够使我国有限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还能净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其次,企业发展推行绿色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再次,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也是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保证。最后,企业推行绿色管理也是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

二 我国企业绿色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 企业管理缺乏健全的绿色管理机制

绿色管理是近几年才开始逐步被接受的一种管理理念,它从本质上区别于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因而在管理机制上也是与传统管理机制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在传统管理理念之下所确立的管理机制,是属于绝对竞争型的管理机制,而绿色管理理念要求的则是环保型的管理机制;虽然企业跟随时代已经进入了现代化发展步伐,但是,就管理理念上来说,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绿色管理的存在,但是却没有认识到绿色管理的本质,因此,在管理机制的建设过程当中,还没有脱离传统管理机制的基本架构和运作规则,绿色管理机制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梳理、规范和健全,特别是绿色管理的组织架构、运作制度和程序以及运作目标等,都还没有在企业当中得到推行。

2 我国企业管理者与消费者的绿色产品意识不足

意识上的欠缺,就是指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并没有将绿色环保的意识实践到产品生产中来,从产品生产原来的采购、加工流程和售后环保等方面,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没有推行绿色管理的概念,而消费者绿色产品意识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在进行产品选择的时候,对于绿色产品的概念鉴定不完全,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不能主观鉴别,容易被误导选择相对更加具有价格优势或者更加实用的产品,并且,在进行产品消费的过程中以及消费过后,并没有运用绿色环保意识,对产品的包装进行有效的环保处理;那么,在市场经济的供需规律之下,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会带动企业生产经营方向的变动,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的认识不足,也会致使企业对于绿色产品生产的重视度降低,而企业对于绿色产品的重视程度降低,就不会进行绿色产品相关知识的宣传,最终也会让消费者的盲区无法得到填补,最终就形成了一个闭塞性的恶性循环。

3 企业绿色管理资金和技术缺乏

企业要转向绿色管理,需要重新构建组织架构,需要开发绿色环保的产品包装,也需要采购更加环保的原料,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废弃原有的价格便宜的非环保原料和添加剂,在现在的工业生产当中,绿色环保的产品,是需要以巨大的资金和技术为支撑的,但是,现在的企业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就资金而言,企业有自己的经营管理资金,但是要转向绿色环保的管理,其经营管理成本就会相对上升至少两倍,这对于如今竞争力巨大,利润空间逐步缩小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不可能的;就技术而言,要开发绿色新产品和绿色新包装,需要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而要具备自己的研发团队,除非是企业的规模巨大,资金运转充足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的,但是,现实市场中,能够具备这方面实力的企业是非常少的。

三 我国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企业作为对经济、环境、生态、社会具有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以及国民经济绿色化发展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单元和微观基础,不仅应承担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更应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责任,追求企业利润和社会责任双重目标的统一,改变现行的纯经济管理理念指导下的企业管理方式,通过实施绿色管理,使自己的经济行为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

1 建立和完善企业绿色管理机制,完善企业绿色管理文化

建立和完善企业绿色管理机制,企业就要先梳理现有的管理机制,如果在现有的管理机制当中,组织架构从上而下已经符合企业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那么,就要在现有的组织结构中,添加一个绿色环保部门组织,在这个部门当中,设立绿色管理者,负责企业绿色管理的战略导向,参与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当中,然后设立绿色观念宣导员,专门负责绿色环保知识的培训和宣传,以及企业内部员工日常工作行为的检查和督促,并设立标准质检部门,按照国际绿色环保标准,对产品的采购、生产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规范。

完善企业绿色管理文化,需要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绿色管理机制建设,这就需要企业在制定绿色管理战略目标的同时,做好目标管理,将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与企业目标联系在一起,用企业的绿色管理带动员工的绿色工作,实现企业整体的团结一致;与此同时,企业建设绿色管理文化,要做好企业绿色文化墙建设,将企业的绿色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曝光,以此对员工的意识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使他们能够树立绿色工作理念;当然,绿色管理部门的宣导员要做好积极的培训和宣导,及时给大家普及最新的绿色管理知识。

2 加强企业管理者的绿色管理意识,普及绿色消费观念

消费者趋向于绿色消费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在为社会及广大消费者谋福利的同时,造成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已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迫切要求治理环境污染,要求企业停止生产有害环境及人们身体健康的产品;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居民个人收入迅速提高,他们迫切要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及高质量的消费,亦即要求绿色消费。为了企业能够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有优势,需要不断加强企业绿色管理。首先,需要不断加强企业管理者对绿色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企业管理者是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只有企业管理者从根本上认识到绿色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才会投入相应的人财物力,去研究绿色管理方法,大力在企业中运用和发展绿色管理。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过去那种只做绿色环保的表面工作。其次,消费者的需求和认识对于企业生产的产品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宣传绿色消费观念,让广大人民认识到绿色产品对于改善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度越高,那些不实行的绿色管理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将不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从而使得生产出的产品滞销。从而制约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败。

3 加强绿色管理的投入力度,做好绿色科技的研究和人才的引进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压力,诸如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和保护生态平衡运动的压力,以及政府规范化立法的压力,从而驱使企业必须树立环保观念,实施绿色品牌战略,顺应时代要求;其次是广大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需求剧增,企业必须顺应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开展绿色经营,才能赢得顾客;最后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迫使企业改变经营观念,塑造绿色品牌,才能有力地对付竞争对手,不断地提高市场占有率。

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大多离绿色管理的需求,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企业要实现绿色管理,需要经历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首先,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绿色管理的执行者,企业绿色管理的效率与企业管理者素质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实施绿色管理初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以便能够大量引进优秀的绿色管理人才,增强企业绿色管理队伍,让他们能够尽快研究出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绿色管理模式。其次,还应对企业内部的有潜力的管理人员,给予更多的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绿色管理知识理论,以便在未来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企业还需要配备先进的符合绿色环保的科学技术设备,从而运用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为企业生产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绿色科技产品。从而让企业能够经济全球化的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据世界银行测算,2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贡献率为14%,但中国也由此付出了资源消耗、高能耗和环境破坏的巨大代价。2007年环境绿皮书指出,我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显著污染,城市水域受污染率达到高达90%以上,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环境污染对经济造成的损失每年约占GDP的10%左右。我国耕地面积以平均每年约16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为了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企业在未来实行绿色管理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只有实行绿色管理,才能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才能进一步合理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才能生产出绿色环保标准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绿色产品。

参考文献:

【1】汪洪涛 制度创新:中国摆脱传统路径依赖的基本命题及实施赶超型战略的基础性社会变革要求分析[J] 改革与战略 2002年Z1期

【2】颜秉姝 企业绿色管理趋势运用分析[J] 现代商业 2011年30期

【3】曹书豪 中国企业绿色管理理念的探讨[J] 中国商贸 2011年15期

【4】赵领娣 胡燕京 袁泉 大力提升我国企业绿色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对策[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年10期

环保设计理念简短范文 第3篇

目前,低碳经济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石油企业作为高碳基能源行业,在生产储运、销售使用的过程中,更要加强管理创新,推行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量。

1.1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的低碳经济已经不再只是一个道德约束,而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一种企业文化、一种法律责任,低碳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热点问题,这从我国各大舆论媒介对“碳排放税”、“碳排放配额”的概念的热议中可见一斑。由此可见,社会期待着企业承担低碳环保的社会责任,如果企业不重视消费者的需求,那么在市场上很难打动消费者;如果企业不重视自身低碳环保理念的建设和宣传,那么消费者肯定会转向他们认可的、更加低碳环保的企业。因此,只有重视消费者诉求、重视低碳环保,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谋得生存发展。

1.2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转变发展战略的需要

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适应行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石油企业是传统能源企业,因此低碳指标的制定和相关政策的产生,将对石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对石油行业格局、企业经营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因此,石油企业必须重视低碳环保,不断调整发展战略,走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3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的需要

低碳经济对于企业发展方式的影响深刻,给一些原本效益不好但是碳排放量低的企业带来了相对竞争优势。对于碳排放量大的企业,必须做出发展战略调整,实行技术改造升级等方式来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最终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可见,发展低碳经济,推动了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了企业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碳排放量的主动性。

1.4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提升环境管理能力的需要

低碳经济时代进行环境管理是对传统环境管理的拓展,低碳经济时代的环境保护不再是被动适应法律法规规定,而是主动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量,降低生产经营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平。通过这种形式的提升,可以调动企业全程参与低碳生产经营管理,把低碳融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变成企业的一种潜意识动作,一种自觉的和必须的动作。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石油企业提高自身环境管理水平、降低环境成本的需要。

2低碳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石油企业应该改变被动承担低碳责任的态度,应该主动适应低碳经济的市场需求和政策要求,将低碳作为一种战略机遇、将低碳作为一种经营理念、将低碳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石油企业只有走低碳环保的道路,才能抓住战略机遇、顺应局势,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具体来说,石油企业应该在企业形象、管理理念、发展战略、技术创新等宏观方面进行设计,也应该在风险控制、安全生产、人力资源、财务、供应链管理等细节方面进行管理创新。

2.1树立低碳创新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积极、稳健、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有利于提高员工的集体归属感和价值感,激励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运营管理的效率,同时,良好的企业形象更有利于提高社会认知和消费者的接纳程度,从而提高产品的销量、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低碳环保趋势下,石油企业更应该自上而下树立环保意识,建立低碳环保的企业形象,以便降低人们对于石化能源的高碳基的排斥意识,引导消费者更加理性地看待石化能源和石油企业,引导全社会从身边的点点滴滴、细枝末节做起,从细微处减轻碳排放,在现有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中,理性地追求低碳环保。

2.2转变生产经营管理理念

生产经营管理的理念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因此管理理念的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石油企业要想获得良性发展,必须降低传统生产管理方式的路径依赖,在生产管理环节重视低碳理念的宣传和执行,将低碳作为企业发展的导向和目标。在具体做法方面,可以尝试建立低碳奖惩规章制度,降低碳节能指标量化分解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对每个岗位都设定低碳节能任务,将岗位职责、薪金待遇跟碳排放结合起来,对于考核不达标的岗位责任人,给予一定的处罚,以便带动各级员工的参与度,激发员工的低碳环保热情,建设全员参与、量化评估的低碳管理模式。

2.3提高石油企业环保管理理念

环保是每一个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每一位企业员工、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石油企业是能源行业的代表,在生产、销售、消费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影响非常大,所以,石油企业及其员工更应该树立环保理念,将低碳环保贯穿在每一个生产管理环节。在具体措施上,石油企业应该加强环保投入、淘汰落后产能、推行清洁生产、建立健全环保管理量化评价制度,在环保管理方面不断探索,积极承担起低碳环保的社会责任。

2.4推行低碳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发展方向,影响着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石油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将低碳环保思想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既要重视企业眼前的经济利益,也要注重协调长远发展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处理好短期经济利益和长远环保利益之间的关系,从战略层面考虑短期策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低碳环保理念贯穿在生产管理和销售的全过程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从而使石油企业顺利应对环境危机带来的挑战,应对低碳能源和绿色能源带来的竞争和挑战。

2.5加强技术领域的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石油企业应该采用低碳环保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对节能绿色环保的项目要优先考虑、重点支持。在生产过程中更要注意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清洁生产的低碳技术,把碳排放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降低碳排放量。同时,企业应该重视低碳环保技术的开发,积极参与到国内外科研环保机构组织的技术研究,掌握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核心技术,降本增效,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在研制新技术的成本较高、长远效益不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购买引进低碳节能技术或者通过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低碳技术合作来联合开发新技术、新方法。

2.6创新外部环境风险管理

企业经营面临众多外部风险,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重。石油企业的经营环境在国际油价跌跌涨涨的起伏变动中遇到很多机遇和挑战。不同国家地域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动对于石油企业的影响也很大,像乌俄危机、卢布贬值等因素对国际油价和我国石油企业的影响就非常大。对此,石油企业应该建立外部风险识别控制体系,组建熟悉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和经贸政策的专家顾问团队,在对国际环境进行宏观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准确地鉴别评估可能的外部风险,尽可能降低外部环境变动带来的可能风险和经济损失。同时,也要尽可能掌握国际、国内环保规定、碳排放规定、碳交易规则,不断开拓进取,探索低碳环保的新的发展模式,在国内外低碳经济中掌握主动地位。

2.7提高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历来都是企业发展的重点,对企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企业正常经营、当地环境保护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石化能源企业,石化能源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因此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者储运环节发生危险,对当地环境破坏和人财物损坏都是非常严重的。对此,石油企业应该以贯彻宣传低碳环保理念为契机,强化员工在生产、储运、销售环节的安全意识,系统学习不同环节和不同岗位的安全隐患,做到能辨识、能预防、能逃生、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降低危害造成的损害,在安全隐患的识别、处理上进行系统培训,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当然,在培训人员的同时,石油企业还应该加强科学预警机制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强化风险控制部门的职能,从生产、销售、储运等各个流程进行监控和预警,及时将危机信号传递到风险监控部门,实现企业安全危险信息的动态、全程监督控制,提高整个企业的安全风险控制水平。

2.8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反映了一个企业选拔、使用、培养员工的方式。在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规范的制度,对员工进行招聘和管理,在员工薪资待遇、绩效奖励方面进行有效的上层设计,以便激励员工深刻认识、高效执行企业的低碳环保理念方针,致力于实现企业长远的经济社会效益。具体措施上,石油企业应该着眼于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职责,从企业长远发展角度,以低碳环保为最终目标,完善员工激励制度和考评制度,培养员工低碳环保的意识,同时,对员工进行全面考察和培养,把认同并且愿意贯彻低碳理念的人才留下、用好,争取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9创新财务管理

低碳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在成本核算和利润分配的过程中要注重社会、环境因素,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则更应该重视环境成本的核算,对于环境成本低的绿色低碳项目要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财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通过投融资来获取资源、优化配置资源,降低企业经营管理的资金压力和风险,最终促进企业发展。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在低碳环保经济下可以采取集中核算、全面预算的方式,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节约资金管理成本,降低财务风险,促进石油企业低碳策略的落实和执行。

2.10创新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配合,因此,石油企业应该将自己的低碳理念融入到供应链管理中,通过自身的示范带动作用,促使上下游企业认识了解低碳环保给企业带来的长远效益,对环境保护带来的有利作用,努力建设一条低碳环保的供应链。石油企业在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中,应该不断修改完善采购和销售标准,与上下游企业密切合作,严控低碳标准,共同推进低碳环保理念的执行和落实。

3总结

环保设计理念简短范文 第4篇

关键词:生态伦理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 评价维度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各种环境问题不断涌现,使得我们必须考虑企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如何衡量该影响及如何判断企业环境责任承担。生态环境必然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已成为共识。人不仅是自然的人、生物的人,更是社会的人、伦理的人,企业亦如此,企业不仅是经济的主体、社会的主体,更是伦理的主体,相应,企业角色也必然会由“经济人”、“社会人”向“经济道德人”进行转变。

“经济道德人”的企业新角色要求其必须重视生产经营对环境的影响,回归生态本质,这必然会对企业绩效评价提出新要求。回顾企业业绩评价的演进历程,从最初的将本求利到财务评价模式,到以EVA为基础的价值评价模式,再到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战略评价模式,经历了单一财务指标、以股东利益为主的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重的演变过程,企业绩效评价正向着兼顾企业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各方利益的方向发展,但上述评价模式尚未将生态因素纳入评价范畴,近年来,学界以及政界逐步将评价维度进行扩展,但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二、国内外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1.国外关于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国外各组织便开始了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较为系统的研究,并相继提出了各评价标准,主要有加拿大特许会计协会(CIC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WBCSD)、GRI以及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等,其中CICA在《环境绩效报告》中分行业列示了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指标;GRI从原料、能源、水、生物多样性、废气污水和废物、产品和服务、法律遵从成本、运输、环保投资等9大方面列示了环境绩效评价的17个核心指标和13个附加指标;ISAR提出对每单位净增加值的能源需求量、水资源耗用量、臭氧损耗量、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对全球变暖的影响5种环境变量进行计量、确认和披露,评价其生态影响;ISO将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分为组织周边的环境状态指标和组织内部的绩效评价指标两个部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范围;WBCSD提出的企业生态效益指标框架分为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创造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三大类。

2.国内关于环境绩效评价的研究。随着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等理念的提出,我国学者也基于不同角度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维度进行了研究。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温素彬(2005,2007)提出了企业三重绩效评价模型,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加入了“生态绩效”的维度;张亚连(2007)从企业产品对环境的“无害性”、企业生产工艺的“清洁化”、企业排放的“低三碳”化、企业支柱的“高科技化”、企业发展的“可持续化”五个维度对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价。从低碳经济角度进行的研究,王士伟(2010)从生产工艺清洁化、产品无害化、支柱产品新型化、“三废”排放最低化、企业发展可持续化五个维度对企业环境绩效做出评价;秦娟(2011)提出从财务活动层面,经营效益层面两个维度构建企业环境业绩评价体系。从循环经济角度进行的研究,刘建胜(2011)提出资源利用、循环特征、生态效率三个维度下建立企业环境业绩评价体系。赵茜(2012)等在平衡计分卡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内部环境管理维度对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价。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国外各组织对环境绩效评价标准的研究,仅仅为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价提供参考标准和指标选择范围,尚缺乏理论深度的研究。国内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低碳经济以及循环经济的视角对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价维度进行研究,大都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尚未从深层次的价值观角度进行分析。实际上,伦理学作为哲学的重要分支,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近年来,生态伦理学正逐步成为哲学中的“显学”,本文拟从生态伦理视角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进行完善研究。

三、生态伦理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维度

1.生态伦理内涵及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影响。生态伦理将传统伦理观念下的人际伦理拓展到人(此处的“人”是泛指个体)与生态环境的伦理关系,具体来讲是指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观念体系,是一种尊重自然的价值和权利的伦理价值系统。它以道德为手段去协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其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保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以及人类保护生态的道德责任等。企业作为道德的主体的,企业的生态伦理理念建设是推动生态伦理观念发展的主要力量。

从国际上看,全球生态观念的转变影响着生态伦理与企业伦理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浅绿色”生态观念下的生态伦理与企业伦理联系较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分裂状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管理伦理运动与生态伦理运动相结合,并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后“深绿色”生态观念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的发展相结合,生态伦理也与企业管理伦理相交融,作为企业管理伦理最新的发展逻辑。

纵观历史,我国古代大量的哲学思想中就蕴含着生态思想以及生态智慧,从儒家孔子的“天人合一”、“仁爱万物”,孟子的“性善论”、“天时、地利、人和”再到道家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知足知业,可以长久”,这些思想无不强调着人仅仅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者。毋庸置疑,企业作为由人组成的组织,必然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具有生态本质性。

纵观企业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具有“外部不经济性”的传统,该传统使得企业自始至终没有将环境责任作为其应承担责任的一部分,企业在产生初期或许并没有预料到其发展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几乎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察觉到企业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几乎所有影响都是负面的,正如理查德·T.德·乔治在《经济伦理学》中指出的“世界各国都已认识到自然界所能提供的资源量并非无限,在全球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已经付出了巨大代价。整个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如此精致平衡之中,我们对其造成的每一次改变都会引起诸多连锁反应,而其中一些有害的结果并非出于我们的本意。”哈丁“公地的悲剧”就是这一传统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仍然对其生态影响置之不理是不理性的也是不被允许的。其次,生态伦理的发展影响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内容,生态伦理要求企业将生态环境作为利益相关者,承担生态责任。因此,企业应该完善环境业绩评价内容,把涉及生态伦理的相关指标纳入其中,以突出企业对生态责任的承担。

2.生态伦理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维度分析。生态伦理理念是处理人与生态关系的伦理原则、规范、实践的总和,是企业伦理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以企业生态责任为核心,坚持生态效益、生态友好两大基本原则,以清洁生产、绿色管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具体的伦理价值规范。其中,生态效益原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其经济效益更要关注其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企业要力求使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原则要求企业合理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肩负生态使命。生态友好原则是从观念层面对企业的要求,企业应从企业文化入手以生态友好为基本原则使生态伦理观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中。

生态伦理视角下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以生态效益、生态友好两大原则为依据,以生态伦理体系的四项规范为评价维度。如图1所示:

(1)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在满足人们的需求的同时又能够合理有效的使用资源、能源并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和措施,其包括清洁的生产和产品两大方面,从实质上讲,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供、产、销整个过程。

清洁生产的目标是使得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污染的产生最小化,这就要求企业最大限度地保证原料的无害性;生产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生产后产品使用过程和回收处理过程的低污染甚至无污染。即保证企业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能够充分考虑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该维度下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以定量指标为主,从原料的采购、投入、使用效率、耗费程度、生产产品所产生的废弃物以及最终的废品率等角度进行该维度下指标的设计。

(2)绿色管理。绿色管理主要是对企业观念层面的要求,绿色管理就是企业在政府政策以及群众舆论下能否自觉主动地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观念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决策之中,从企业文化的层次来植入生态伦理观。该维度下考虑主要从企业产品的设计理念、生产技术、营销观念、环保监督机构的建立、企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企业环境报告的等方面进行定性指标的设计。

(3)节约资源。自然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往往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不注重对资源的节约,但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使得我们必须考虑如何使得资源的使用和配置达到最优,合理地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通过节约资源,既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又可以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可以体现公司的绿色管理,保障清洁生产的实现,因此,节约资源应该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该维度下应该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指标的设计。定性方面主要考虑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公司的经营理念、公司生产所用原材料的可再生性、有害性等;定量方面主要考虑公司资源能量的耗用率、公司资源的周转循环率、公司产品的残次品率、使用寿命及回收率等。

(4)保护环境。企业的环保投入是保护环境的主要体现,其要求企业主动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在追求企业生产经营利益之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投资,主动尽到企业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基于该规范的要求,该维度下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指标设计:企业营销方式的环保程度、环保教育、培训费用投入力度、环保型设备投资占比、环保活动费用比、企业的环境成本、环境负债比例等。

以上四个方面的指标设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绿色管理是企业文化制度层面的体现,清洁生产、节约资源以及保护环境是企业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双重体现。

总之,企业的生态本质性决定了企业必须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对其生态影响进行量化,承担生态责任。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是由外部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紧迫性以及企业内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追求共同决定的,因此,建立生态伦理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本文为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DSKL1301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龚天平,窦有菊.与生态伦理交融:当代企业伦理发展的新逻辑[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 张志丹.企业生态责任的生成逻辑—从企业的经济道德人本质谈起[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3] 温素彬,薛恒新.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三重绩效评价模型[J].会计研究,2005(4)

[4] 温素彬.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财会月刊,2007(2)

[5] 张亚连.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探析[J].会计之友,2007(1)

[6] 刘建胜.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Commercial Accounting,2011(6)

[7] 王士伟.低碳经济条件下构建企业业绩评价新体系的设想[N].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

[8] 赵茜,石泓.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经济,2012(12)

[9] 苗泽华,卞娜,杨琛子.从“天人合一”到企业生态责任[J].经济与管理,2009(12)

[10] 苗泽华,孙曾辉.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J].商业文化,2009(12)

[11] 庄艳.企业生态伦理的价值审视[J].经营管理,2008(17)

[12] 向洪.生态伦理的理论溯源与时代特质[J].湘潮,2011(6)

[13] 范云霞.中国环境生态伦理现状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9)

[14] 秦娟.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5] [美]理查德·T.德·乔治.李布译.经济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 [美]芭芭拉·沃德等.《国外公害丛书》编委会译.只有一个地球—对一颗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环保设计理念简短范文(推荐4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