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优选24篇)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优选24篇)

火火范文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优选24篇)

微信扫码分享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1篇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

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

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

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3、论证

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引论、本论、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有总分总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四种。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喻证法、对比论证、引证法等。

不少议论文往往因_事_生_议_。在表现形式上,文章开头总是援引事例,而后展开议论。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旗帜鲜明,立论醒目。如:

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一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在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会带来什么好处呢?

议论文的开端起笔,要为全文辅展文路。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提炼成论点,高屋建瓴般地在文首亮出,开宗明义,起领全文,就能造成一种气势;也利于畅通文思,围绕论点展开议论。

二、选择合适的角度,打开议论的思路

写文章最怕文思枯竭,常见有些同学拿到作文题后,咬着笔杆,愁眉不展,半个时辰过去,纸上还没有落下一字。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思路闭塞。

思路为什么会闭塞?除了腹中空虚,缺乏写作材料之外,还在于不会选择写作角度。由于议论的对象,也就是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及其内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事物具有多侧面的特点。明白了这一点,那么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题目本身必然提供了多种议论角度,我们的思路完全不应该闭塞。

打开思路、抓准角度这就要借助于联想。如果说,抓角度是文章构思的出发点的话,那么联想就是帮助完成构思的一种重要手段。联想,就是根据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生活材料和体验,进行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这里的关键是_由此及彼_,开启想象的门扉,对事物作多角度分析。拿材料作文来说,根据材料进行多向联想,大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眼:

(1)着眼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展开联想,这可称之为单句话的联想。

(2)着眼材料中的一段话展开联想,这可称之为一段话的联想。

(3)着眼全部材料蕴含的意义展开联想,这可称之为总体的联想。

(4)从材料蕴含的“潜台词”着眼展开联想,这可称之为暗示联想。

(5)从材料的反面去领悟,展开联想,这可称之为逆反联想。

掌握了正确的联想方式,善于“由此及彼”地进行联想,也就掌握了打开思路。当然,联想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感受和知识水平。只有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分析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对生活有自己的见解,才能使联想具有扎实丰厚的基础;只有视野开阔,博采众长,具有丰富的知识,思想才能敏锐,联想才有依附,文思才会活跃。

三、作文见解新颖四法

怎样才能做到“见解新颖”呢?

1、逆视法

就是在思考问题时,运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从相反的角度思考,勇敢地打破认识常规,得出全新的见解。比如,人们常常讥笑“班门弄斧”,不自量力,我偏提倡“弄斧就要到班门”,只有敢于在高手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获得更多的教益;人们常以“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作为借口,我偏说“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洁身自好,拒绝诱惑;一株牵牛花,别人赞美它勇于攀登,奋发向上,我偏批评它只要见到谁位置高就去攀附。

2、侧视法

就是运用发散思维,另辟蹊径,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往往会引发新的认识,得出不同的结果,产生新的见解。

3、透视法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2篇

人生不需要短路,而是需要很多的困难。

——题记

短路在物理学中为:电流不通过任何电器,而过电线一周,导致电源被烧毁。如果我们人生也像物理中的短路,那该多可怕。

人生如果没有磨难,那不叫完美的人生。磨难其实是我们人生中的风景,如果缺少了风景,那我的人生还有何意义?

用电器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困难,正因为我们人生中有了困难,才不会让我们的人生短路,如果我们的人生缺少了困难,可想而知,我们的生命会早早结束。有了困难,我们就有了战胜它的欲望,它激起我们的斗志,点燃我们的勇气,我们为战胜它而自豪,而快乐。

一个从小生活在温室的花朵,如果没有经历大风大浪,那么它永远不会成熟,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花,它只不过是个摆设而已,毫无用处。只有经历了风雨,经历了光照,经历了踩踏,它的生命意义才展示出来。它的毅力,它的坚强,它的勇敢,它的无畏,它的一切的一切都告诉人们,它的生命充满了阳光,充满了生活的真谛。

人生的短路是可怕的,我们不需要。当困难来临时,我们应仰起头,对着它,用自己的自信来打败它,相信自己的实力,坚信自己的能力,加油!你会战胜它的。

朋友,切记,人生不需短路。

1.高考议论文论证方法有哪些

2.什么是议论文三要素

3.成功议论文三要素

4.议论文作文评改

5.高二语文必修三作文训练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3篇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八股》

②开篇如《改造我们的学习》

③文章中间如《拿来主义》《论积贮疏》

④结尾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

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

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3、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引论本论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b、对照式结构c、层进式结构d、并列式结构

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4篇

1、例证法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2、引证法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3、喻证法

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4、比较法

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中常见的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每一种论证方法都是对议论文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直到更透彻为止。

议论文写作技巧

(1)亮观点,单刀直入。198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习惯》有篇高分作文的开头这样写:“就像那溪流惯于奔腾,大海惯于咆哮一样,我习惯于沉思,习惯于遐想,习惯于把自己的感情流露在日记簿上。”

(2)打比方,隐喻题旨。1987年全国高考材料作文“理论对于实践的意义”,有篇高考作文拟题为《灯塔·路标·理论》,开头写道:“在暗礁四伏的海上航行,需要灯塔指点迷津;在岔道口上,需要路标指引方向。否则就要触礁,迷路。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讲故事,引入主题。1994年全国高考有篇高分作文《习惯》的开头幽默风趣:“我曾经听过一个笑话:一个小公务员曾在厕所里遇上了局长,于是,他脱口而出:”局长,您也亲自上厕所?“一听这话,旁人当然会捧腹大笑,但一笑过后,发现有些东西值得我们深思。据说,这小职员在其他场合也总“局长,您亲自……”、“科长,您亲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动物性条件反射,哪怕时间、地点、环境早已改变。我说这就是习惯所致。”

(4)引名句,扣住中心。这里所说的名句,包括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诗词歌赋等。1995年获得高分的高考作文《责任》,开头这样写道:“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就是责任。”

(5)摆现象,揭示论题。作文题《父辈》,有篇作文这样开头:“父亲这一代人,他们长身体时遇到自然灾害,求学时上山下乡,回城时赶上压缩居民户口,子女深造又正好赶上大学自费……可他们的眼睛依然闪亮,他们的腰杆依然挺直,显得踏实、自信、沉稳。”

另外,材料作文的开头要注意三点:一是转述材料必须简洁;二是必须根据试题要求和提示转述;三是迅速从叙述转入议题或论点。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5篇

高考作文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1.标题;2.开篇;3.中间过渡;4.结尾5.需要自己根据全文总结。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2.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的中心论点;

二、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三、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 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 道理论据 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喻证法 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四、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

①并列式:Ⅰ总分总;Ⅱ总分;Ⅲ分总。

②递进式。

五、议论文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六、驳论文的阅读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6篇

【论文摘要】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作为专业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教师只有结合计算机课程的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笔者经过多年教学探索,总结出理论讲授法、现场演示法、实作练习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协作法等教学方法。

【论文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成绩欠佳的应届毕业生,还有一些是有过打]:经历的往届生,他们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基础差,知识层次不一,对学习毫无兴趣。因此.让学生想学、爱学、会学,便成为中职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笔者担任中职学校计算机号业课教学已有十多年,通过不断的尝试与探索,结合计算机课程的自身特点,总结出几种有效的方法.将这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可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理论讲授法,化难为易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其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讲授法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问内获得大量而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使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计算机这门课本身比较抽象.有不少基本概念和理解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令学生感到枯燥、理解记忆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课时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肓,抓住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想像力丰富”特点,将抽象、费解、空洞的教学内容表述得生动、浅显易懂,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计算机基础》模块二任务的“计算机工作原理”,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程序和数据由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输入到电脑,存放在存储器中,然后将这些数据送到运算器中进行运算,运算后再将结果返回到存储器中,最后南输设备(显示器)显示出来.控制器在整个运算的过程中都在发出指令,协调各部分的r=作。”这样的讲授,学生一定不会听明白.更不会乔懂。如果教师把计算机比作人的大脑,人脑中的信息由眼、耳、鼻等感官输入,相当于电脑的“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捕仪等)。人脑能够记忆并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相当于电脑的“主机”。人脑中的信息要南口、手输,相当于电脑的“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把主机及内存比作人的大脑.书本比作外存.以此来启发学生,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计算机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更形象地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在学习“文件和文件夹”这一如识点时,要求学生了解“于文件夹”和“父文件夹”的慨念。我们可以利用“背包——钱夹——钱”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讲解:钱是放在钱夹中的,所以钱是一个“文件”,钱夹是一个“文件夹”:钱夹又是放在背包里的,所以背包也足一个“文件夹”。但两个文件夹中背包是装钱夹的,所以它针对钱夹来说,就是“父文件夹”;钱夹是被装在背包里的.所以它针对背包来说.就是一个“子文件夹”。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我们除了可以这样举例讲解外.更好的方法是可以让学生通过“新建文件夹”和“在父文件夹中建立子文件夹”的具体操作来理解“父文件夹”和“子文件夹”之问的关系。

再比如讲“只读存储器”和“读写存储器”时,可以用银行存钱、取钱来比喻读和写的区别。如此之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主要是看教师如何灵活运用好讲授法,让理论教学摆脱填鸭式教学的老路。_

二、现场演示法,化抽象为具体

理论课只用讲授法是不够的,因为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特别是职业中学的学生没有很好的控制能力,如果纯粹足口头上讲解的话,学生一定会觉得枯燥、烦闷,现疲劳、注意力涣散的现象,对所学的知识也不好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用演示法加以辅助,使之生动形象。

演示法是教师运用实物、教具或教学设备(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和计算机等)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其获得知识,训练操作技能,培养观察、思维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感性材料。为了让学生科学有序地观察发现、充分感知和理解这些材料,教师的演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颖生动的课件演示和示范.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好的演示,往往使学生过目不忘,有助于学生牢圊地掌握知识,激发其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很多刚进职高的新生毕业于农村中学,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他们虽然上过信息技术课,但根本不熟悉计算机,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第一章时.教师讲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这些学生对“示器、主机、主板、CPU、内存”等名词模糊不清.教师不如把学生带到实作室,针对具体的部件具体阱解,这样效果会更佳。

同样,在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时,我们可以用Flash做一个动态演示闭,将整个运算的过程通过箭头的指向一步一步地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实物,学生也好理解。当然,为了更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这个工作原理.教师还可以采取角色表演的方法:找5个同学,分别扮演输入设备(如键盘)、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如显示器),再找几个同学来扮演数据,然后让这些“数据”扮演者在“控制器”扮演者的口令下进行移动。这样的演示方式,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进行学习和了解。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也就能够很好地掌握

三、实作练习法,化知识为技能

新课程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计算机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尤其对于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教师只是在理论上泛泛地讲解,学生很可能什么也听不懂。就如同学游泳,如果我们只在岸上学习游泳的理论、游泳姿势、游泳技巧,而不下水实践,那永远也学不会游泳。计算机的学习也是如此。计算机学科以实践为主,上机时间占70%,学生只有自己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体会计算机的奥妙。教师要结合理论教学的进度,给学生留下实验题目并及时指导.做到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相结合。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中大家可能都会有类似的体验.对于有些操作规程,比如:鼠标的单击、双击和拖动,听起来或看起来觉得挺简单,但在自己实际操作时却觉得非常笨拙,这时才感觉到原来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而只要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就会从内心感觉到计算机并不是那么神秘。也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自己动手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不会成为“口有理论.动手无能力”的“理论家”。

学生在学习五笔字型打字时,记忆字根困难.导致打字速度很慢,天天打字也会觉得很枯燥.慢慢地热情下降,变得不耐烦。为帮助学生记住字根,活跃气氛,笔者把字根表编成顺口溜。并将一些生动的故事和有意义的寓言故事建立文档.然后要求同学们通过“打字高手”程序进行录入,并将结果同步显示。这样的方式,营造了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产生了竞争意识及奋斗目标,原本枯燥乏味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活泼。经过一段时间的竞比,学生的打字速度有明显提高。_

四、任务驱动法,化“学”为“用”

计算机课是职高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科,但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都存在着“不知道该怎样学?不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学到的知识又能做些什么”的问题。“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任务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实现自我的空间。

在教学Word“图文混排”时.考虑到中职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都有勇于尝试的探索精神。于是,笔者预先设置了任务:请同学们自行设计一张贺卡。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搜索各种资料与图片,遇到问题及时请教教师、查阅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轻松地学会了如何在Word中捅人图片与艺术字、如何设计版面。

而在Excel教学中.笔者先请计算机班的学生帮班主任老师一个忙:在规定时间内,将班级所有同学期末考试的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再将计算机成绩大于95分的筛选出来.老师给予表扬:另外再制作一张课表。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马上积极行动。任务完成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自我价值实现与内心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要做好作品的评价,评价时,可以先让同学们发表一下对作品的看法,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以鼓励性语言为主,不能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再总结出学生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同样,在教学Powerpoint时.笔者先做了一个电子相册展示给学生观看,随即布置任务让学生也做一个电子相册。学生的创作灵感马上被激发,随即就去搜集照片开始制作。制作完毕进行交流展示,教师给予评价。

五、小组协作法,化被动为主动

针对中职学生生源复杂,知识基础高低层次不一致,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小组协作学习法。小组协作学习法就是在实作课时把学生分成一些小组.布置一定任务后,由组长组织小组同学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样成绩好的实作能力强的同学就可以带动并指导学习差的实作能力差的同学,以达到学生指导学生的目的,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小组协作学习中也可以培养学生团体学习,互相帮助的意识。比如在教学计算机组装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几名同学协作共同组装一台计算机。随后教师进行评价。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7篇

一、审题立论

审题即在行文前对作文材料中展示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然后按要求进行写作。议论文主要包括命题型和话题型两种形式,但无论哪种形式,只要我们认真审清题目的内涵和外延,就可写出构思深刻的作文。下面,就结合一些实例作简要介绍。

(一)命题型议论文的审题

1、推敲含义。

这种方法主要适宜于直接以词语为题目的文题。这类题目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考生只要能够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就可以根据词义立意。例如一年湖南高考要求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考生只要结合材料中提供的一种解释就可立意,如可谈志趣、性格与交友的关系;可谈意气用事的危害;还可通过历史人物(如苏轼、范仲淹等)生存状态的概说,表现他们超脱旷达、心忧天下的精神风貌。

2、理清关系。

这种方法主要适宜于直接以短语为题目的文题。这类题目难度较大,考生首先必须了解短语的结构,明确它们的关系,然后确定写作方向。如《失败和成功》是对比关系,就要论证两者的互相转化;《人与路》是选择关系,就要阐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小溪、大河、大海》是比喻关系,就要分析它们所蕴涵的道理。

3、联类对比。

这种方法主要适宜于写作重点难以把握的文题。对于这种命题,考生不妨将它与另一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从中辨明各自的侧重点确定立意。如果考生难以把握《谈***的危害》的重点,就可将它与《谈***的由来》进行比较,前者侧重于挖掘***的危害,后者侧重于探究***的起源。这样一来,写作重点就凸显了出来。

(二)话题型议论文的审题

1、重视概念的内涵。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8篇

一、综合比较分析法

所谓综合比较分析法,是指综合案内全部证据和据以认定的案件事实,在其相互关系中进行比较,从而发现矛盾、分析矛盾的方法。

综合认证证据,不能将证据脱离与其他证据的关系,脱离它们与案件事实的关系,片面地、孤立地进行,而要通过全面比较分析案内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结论之间的关系,全面地、综合地进行。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查明证据本身、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所认定案件事实的结论之间有无矛盾,有了矛盾,就要分析矛盾,掌握矛盾的症结所在,以便排除矛盾,使全案达到协调一致性。

综合认证证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主要是将全案和所认定的事实,用下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1逐一鉴别法

所谓逐一鉴别法,是指法官对于当事人提供和法定的侦查机关收集到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证据逐一地进行单个审查,判断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方法。逐一鉴别法是对证据进行认证的常见形式,它通常作为对有关证据加以初步筛选、审查和判断的必要手段。这种方法要求认证主体针对单一证据的特征、性质、表现形式等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一过程,是否符合人知常理,是否有违自然定律加以识别和判断,从而得出相关认证结论。对单一证据本身进行比较分析,查明证据本身有无矛盾。这主要是要查明证据内容与形式有无矛盾,如建国前制作的文书,却用现代简化汉字写成,这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矛盾;某一言词证据的多次表述是否一致,如何对刑事被告人多次口供进行比较,看其是否矛盾,有何矛盾。

2相互对比法

所谓相互对比法,是指法官在对涉及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具有可比性的证据进行认证时,根据事实的本质特长或内在属性的同一性原理对证据进行相互的比较,查明证据与证据之间有无矛盾,从而确认其具有不同性质结论的方法,如将刑事案件同案被告人口供之间、口供与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之间,物证、书证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之间相互比较,以便查明有无矛盾。

采用这一对比的认证方法的前提:一是基于事物之间的差异现象,这种事物之间的差别性的内在原因,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如果客观事物本身不具备这种相互间的差别性,那么就无从采用这种互相对比的认定方式;二是作为对比的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证据之间必须具备可比性,这一可比性是由这些证据均与案件事实具有某种的关联性所决定的,即都是能够用来证明案件中间一事实或事物的,否则是无法产生相互比较的必要基础,也就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相互对比法是法官在对案件事实进行认证时所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3综合认定法

所谓综合认定法,是指法官将涉及对案件事实有关的所有证据加以综合性分析、判断,以认定证据之间以及证据与所认定的案件事实结论之间是否相互照应、协调一致的认证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某一事实的认定,仅凭审查某一个证据是否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无法达到确认案件事实的目的。任何一个事实的认定,只有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加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确认其真伪。只有通过综合考察所有证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系,才能对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认定。综合认定法就是通过注重对所有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分析出现矛盾的原因,正确地解决这些矛盾。这一印证过程既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也是证据的真伪被鉴别,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内在的必然联系被揭示的过程。在实践中,进行综合认定,一般是与制作阅卷笔录相结合的。一般而言,先将案件的基本事实分解为若干基本项目,如刑事案件的基本事实可分解散为如下几项:犯罪嫌疑人、作案时间、地点、犯罪动机和目的、作案手段和方法、犯罪对象、犯罪情节和后果等等。

综合比较,是发现矛盾的基本方法,但发现矛盾,要正视勇于探索,揭露矛盾,而不能回避矛盾、掩盖矛盾。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矛盾,抓住矛盾的症结所在。一般而言,证据与证据之间存在矛盾,就说明有关证据中有不确实的成份;证据与案情结论之间存在矛盾,就说明证据有不确实或不充分的因素;要排除矛盾,就必须调查研究,以达到以“去伪存真”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目的;而不能局限于对案卷材料本身的分析思考。更不能以是否符合自己的先入之见作为取舍证据的根据,以“合理想象”来排除矛盾。

需要提出的是,对于“矛盾”和“一致”不能作机械的和表面的理解,而应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我们要求排除矛盾,达到全案的协调一致性。但我们不能要求全案绝对不能有任何一点矛盾,全案要绝对协调一致,更不能满足全案表面上的无矛盾性和协调一致。我们要求在基本事实、基本证据上必须排除矛盾,达到协调一致性。

实际上“矛盾”有“合理矛盾”和“非合理矛盾”之分。我们要排除的是“非合理矛盾”,而不是“合理矛盾”。在一定意义上应说,“合理矛盾”的存在,是证据确实性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所谓“合理矛盾”是指由于人们的感知、记忆、表述的误差或记录不准及客观因素的影响,使提供的证据在某些细枝末节上与事实不符,由此造成的矛盾。这种矛盾实质是表面上的矛盾,而它往往说明实质上的一致。例如,某被害人说:“那个犯罪分子估计有一米七三”,经辩论指出,某甲即是那个犯罪分子,但某甲实际身高是一米七五。这就应视为“合理矛盾”。相反如果被害人说“那个犯罪分子身高肯定是一米七五”,而结果一丝不差,这有时倒应当引起怀疑了。而所谓“非合理矛盾”,是指实质性的矛盾,根本性的矛盾,这种矛盾是由证据的虚伪性造成的。例如,有一伤害案,伤害诊断为:“右肘粉碎性骨折”,但证人证明,他在案发当晚用右手吃饭、抽烟、喝茶,活动自如,第二天清晨他又将自己的“28”型自行车从室内搬到室外,并骑车外出,而访问骨科专家得知“右肘粉碎性骨折”的特征是“疼痛难忍”、“不能持重”。这样的矛盾显然是非合理矛盾,必须排除。后查明是他借用别人的X光片子作的伪证。当然,“合理矛盾”和“非合理矛盾”有时很难分清,而要分清,就必须查明造成矛盾的原因,而不应主观擅断。

此外,与矛盾有“合理矛盾”与“非合理矛盾”一样,“一致”也有“合理一致”和“非合理一致”。所谓“合理一致”是指实质上的一致;而“非合理致”是指表面上的一致而掩盖着实质上的不一致。例如,某一破坏电力设备案,三共同被告为兄弟三人,他们共作案10余起,共偷割光线20万米,老大作为主犯被一审判处死刑。二审中经查阅案卷,全案口供与证言、物证等均一致。有若干起案件三被告人交待的情节几乎一字不差。后查明,这种一致是三被告统一口供往老大身上推揽罪行、讯问中有诱供现象所致。老大并非主犯,而改判死缓。如果这样的案件,为案中表面上的一致所迷惑,不能通过调查透过表现上的一致看清掩盖着的实质上的不一致,就会对案件作出错误的判断。

二、调查取证法

调查取证法,是指法官通过有针对性的进一步调查取证而进行验证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具体作法通常是:1先根据已有的证据或已作出的事实结论,推断应当存在或不存在某种事实;2深入实践调查收集有关证据,看存在或不存在该项事实;3根据存在、不存在该项事实,对原证或原结论的真实性进行验证。

三、对质法

对质法是指法官为了确认某一事实的真实性,而依法组织了解该事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有关事实情况进行相互质询、询问的活动。

对质通常是在当事人与证人、被害人之间或证人之间、证人与被害人之间进行。

对质的前提是有关人员均声称他们对某一事实的陈述是真实可靠的,而他们的陈述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在对质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一)对质之前必须个别详细询问有关人员,并做好相应笔录。

(二)对质时,先让对质人员对所了解的有关事实分别陈述;然后让他们各自对对方不符合事实的陈述提出质问并说明其不符合事实的根据和理由,由对方回答和辩驳;主持质问的人员也应抓住争执问题,对双方分别进行质问。通过对质,暴露矛盾,掌握矛盾的症结所在,解决矛盾,或掌握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以便进一步调查核实,使矛盾得到最终解决。

(三)对质的情况,应详细作好笔录。

(四)对质应慎重进行,并作好充分准备,尤其要作好对质的计划,严防以对质为名,使有关人员互相串通案情、或相互影响作证内容。

四、辨认法

辨认法,是指由证人、被害人、被告人观察向他出示的客体,以便使其确定该出示的客体是不是以前观察到的那个客体所进行的活动。

辨认的前提条件是有关人员确信观察到过这个客体,记着其外部特征,并可以认出这个客体。作为辨认的客体,可以是人、物或有关照片、录相,或牲畜、尸体等。但如果辨认人与被辨认人很熟悉,并知道被辨认人的真实姓名,那么,辨认一般就失去了意义。

在实践中,法官组织辨认应注意如下几点:1对辨认人应事先进行详细询问,询问他以前观察到某人或某客体物的具体情况,尤其是他能辨认出此人、此物等所根据的标志和特征。要告知辨认人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2辨认前应制订辨认计划,确定辨认的目的、步骤、方法与注意事项。3除尸体和整容照片外,辨外前不能让辨认者见到辨认对象。4除尸体和整容照片外,辨认时应采取混杂辨认原则。混杂的对象要与辨认对象相类似。混杂辨认的对象必须在三个以上。5组织三个以上进行辨认时,要分别单独进行。6辨认中,主持辨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不得以任务方式进行暗示、诱导。7辨认过程与结果要详细记于笔录,并由主持辨认人员和辨认人签名。

辨认的结果可以用断言方式或推测方式来确切表达。如辨认人说:“这人肯定是那个犯罪分子,绝对没错”,或者说“这个很象是那人,但不敢绝对肯定”等。对辨认的证据价值不能估计过高,不能机械地理解,原则上只能起辅、参考性的证据作用。即使对辨认人声称“绝对没错”的辨认,也不能轻信,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相互检验、相互印证,仅供综合分析参与。

五、鉴定法

鉴定法是指法官对涉及专门知识的有关专门问题,通过指定或聘请鉴定人进行鉴定或要求重新鉴定、补充鉴定予以查明的方法,凡涉及必须查明的专门性问题,必须由鉴定来解决。

六、现场实验法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9篇

一、例证法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5、勤于积累,精于筛选。“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二、引证法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怎么用好引证法呢?

2、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三、喻证法

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运用喻证法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以小见大,就近取譬。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做为设喻的喻体。喻体如果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的。

2、喻体不求形似,求神似。做为喻证的喻体与做为比喻的喻体不同。比喻的喻体是为了强调特征,描绘事物,侧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证的喻体是为了阐发观点,以正视听,力求神似,以义取形。一定要对自己所要论争的对象和用来设喻的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味与揣摩。

3、精剖喻体,丝丝入扣。《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是很经典的。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混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_”、“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十分贴切,浑然一体,令人信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绝。

四、比较法

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

1、类比法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10篇

常言道:“编筐织篓,全在收口。”议论文的结尾是伸延文意收束全文的关键,是对论点的充分显示和升华,也是衡量考生写作水平的标尺,就如编筐织篓的“收口”,十分关键。好的结尾必然使文章整体结构,更加严谨自然、完整统一,必然使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更加深刻、鲜明。因此,一定要尽力写好议论文的结尾,切不能掉以轻心。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若是找不到适当的结尾而勉强作结,就像行路的人歇脚在日晒风吹的路旁,总觉得不是个妥当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议论文的结尾呢?

【技法解说一】

名言警句式

【技法解说二】

点题点旨式

用凝练、简洁的语句或重提文章标题,或点明文章主旨,使结尾文字起到画龙点睛,揭示中心或卒章显志等方面的作用。学会在文章结尾处紧扣标题,点题点旨,笔下的文章就能避免文不对题的毛病。

【技法解说三】

呼吁号召式

【技法解说四】

警示劝诫式

议论文在议论某些现实问题的时候,为了达到警示、劝诫的作用,结尾处往往采用要么发出警示,要么进行劝诫的方式,旨在促使人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明确问题会导致的严重后果。语言真实、诚恳,能触动人心,有效地达成言说之目的。

【技法解说五】

总结全文式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11篇

顾名思义,反证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证明论点,而是从反面间接地证明论点。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先看下面一例:

假如当初诸葛亮不留人情,而是派其他可靠的将领去拦守华容道,那么,可能曹操会被擒拿;又假如从那次吸取教训,这一次秉公办事,不管马谡怎样拍胸脯,下保证,不合适就不用,那么就有可能避免失街亭的悲剧。而事实恰恰相反,诸葛亮并未从第一次失策中吸取经验教训,而是在重蹈覆辙后,才“深恨自己之不明”,流涕斩了马谡。

这段文字中“如果”之后用的便是反证法:不是从正面讲,而是从反而讲。“如果”是分析文章的好形式。袁隆平的事迹也许经常会写入你的作文中。一般的同学都只是正面来写,往往写他是个科学家,他的名字叫袁隆平,获得了什么奖。这样写不形象,不深入,不细致。学一学“如果”吧:

如果袁隆平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生活美好,他不会穿着水鞋,戴着草帽,农民着,科学着;如果他仅仅是为了钱而生存,他就不会拿着500万的科技大奖还生活得那么朴素而又纯净;如果他也像普通人一样不善于思考,杂交水稻也不会靠近他。

反证法,论证更有力量。例如:

如果梭罗没有挣脱嘈杂城市的束缚,瓦尔登湖的涟漪也不会在他的心中荡漾;如果梭罗没有漫步湖畔清爽的阳光里,那么恬静的清明也不会属于他;如果梭罗倾向于那些为金钱而束缚的人们,他也不会拥有属于他的那些冷雨。

如果梭罗没有走进大自然他就不会有清新自然的文字;如果梭罗沉醉于纸醉金迷的城市生活,就不会感受到置身田园的欣慰;如果梭罗没有在烈日当空晒下辛勤地劳作,猛烈的暴风雨将不会是最好的伴侣,使他充实,他的耳朵就听不到美好的音乐。

如果贝利没有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保持着清醒,他不会成为备受世人注目的球王;如果没有在球场上时刻保持着清醒,他也不会多次捧起“大力神”杯;如果在人们的赞美声中贝利不是每分钟都时刻保持着清醒,那么他的后代就会真的忘记了如何在困难中奋起,在贫困中胜利。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12篇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议论文阅读有明确的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这里所说的“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就是指议论文三要素之中的“论证”。“论证”是联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技法指导】

一、学会辨识常见的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中说:“征服了欧亚大陆的_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这就是举例论证。

3.对比论证,指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如《多一些宽容》一文中提到:“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这里将尊重别人与不尊重别人做正反对比。

4.比喻论证,指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如《论美》一文中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这里就是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要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一中心论点的。

二、了解常见论证方法的论证作用

举例论证可以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对比论证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比喻论证可以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使人接受,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三、掌握关于论证方法的答题技巧

【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工夫。

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

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现、粉饰自己。

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选自《_》2010年4月19日,有改动)

1.文章第一段写鲁迅、哈佛大学的相关事例,这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是为了引出怎样的观点?

2.文章第五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如果把文章第三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限制在所学初中教材的范围内)

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再论解放思想

陈继本

为什么要解放思想?因不解放思想,就不能进一步发展进步。为了进一步发展进步,必须解放思想。这一点早已达成共识。既成共识,何以难成现实,原因既复杂也简单。说穿了,即“屁股决定脑袋”――既得利益和未得利益(尤其受损)集团、群体不吃一棵葱,想不到一块。

举个最典型例子。

骇人听闻的严重官场腐败,世所罕见的庞大“三公消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极不合理的分配制度(说轻点是方式)及机会不公、权力谋私导致的贫富急剧两极分化,权力难受制约产生的权力专横……对社会机制造成巨大破坏和使基层、底层民众利益受到重大伤害,引起社会激烈震荡,这些现象已经形成为社会肌体的毒瘤,不加速治理,后患无穷。

思想解放包括领导思想解放。在思想解放问题上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只有领导和群众一起都解放,领导思想解放了,这思想解放才能真正彻底解放。领导没彻底解放,对思想解放存在顾虑、顾忌。群众对思想解放缺乏热情,怕解放得不好,引火烧身,解放出问题麻烦来。于是乎,思想解放就成了问题,成了大问题、大难题。

解放思想是全社会的事,只有整个社会思想都解放,才能不断对现状进行审视,不断根除弊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缺失社会群体的任何一方,“审视”和“不断进步”都不可能。解放思想应该是领导和群众共同的事。

举一个铁的例证:几十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名农民因“实在活不下去”,冒着丢掉身家性命危险,按下血手印实行包产到户,这在当时触犯“天宪”,思想够解放了。但若无一级级政府首脑尤其最高领导“恩准”容许试行并取得显著成效,小岗村能成为全国农业改革的发源地,进而有力地推动了全国范围前所未有的思想大解放、大改革,更进而促使举国经济大发展吗?

行文至此,不由想到,国家宪法明文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权。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任何人都必须遵守。那么,在明知具有无比重要性的思想解放这一问题上,何不也来一下自由言论呢?试它一试,大概天不会塌下来吧!

(选自《杂文报》2010年第8期,有改动)

1.文章第三、六两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说说这两处举例论证的目的有何不同。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13篇

尊敬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

我叫朱昕明,来自张振武小学,小考成绩184分。来到七(7)班后我学习劲头更足了,这次考试,我在年级中以618分的总成绩并列第四,可以说各科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让我特别高兴的是数学获得了满分。满分,这可是我自小学五年级以来第一次获得的啊!数学老师夸我学得好,班主任夸我了不起,爸爸妈妈说女儿真不错。当我沉浸在无限喜悦之中时,班主任万老师让我说说学习数学之法,我欣然答应了!我要说的就是五个字:方法加自信。

一、课前预习不可少,即使再忙也做到。预习的好处,让你知道所学课程难不难,就像走路一样,如果这条路被你事先走过一遍,哪些地方是沟是坎,自然一清二楚。学习亦如此,数学课堂,不像语文、历史等学科,数学,一环套一环,就像上楼梯一样,一级断头,要越过断头上去,就是很难的了。在预习的过程中,将简单的化解吸收,将困难的做上记号,以便在老师讲解时聚精会神地倾听,并做好向老师请教的准备 ,这样就能及时的消化一些简单的知识,为吸收高难度的知识留下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二、课堂听讲是个宝,一分一秒都重要。每位老师上课都是做了精心准备的,我们要相信老师,思维要跟着老师走。即使你弄懂了、领会了也不要东张西望,要全神贯注的听,耐着性子听,要不言其烦地听。在听中思考,在听中揣摩,在听中你会有新的收获。认真听讲还能感染老师更投入的讲课。

三、独立作业当小考,一天一个小汇报。作业是老师检查自己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检验自己对新知识的掌握的程度。我们如果不独立作业,就会害己害师,我们的虚荣心会滋生会放大;我们的老师,会觉得自己教的好,就会放松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要把作业当作一面镜子,让老师通过这面镜子看到我们学生的真实情况。把每次作业当作一次小小的测验,每天给老师一个实实在在的汇报。

四、定理公式要记牢,归纳整理讲技巧。数学公式定理虽然说不要死记硬背,但背熟也是理解运用的基础。有道是熟能生巧,定理公式就是打开各个题目的钥匙。公式定理记得多了,就要进行归类整理,善于比较。在归纳中融会贯通,在整理中触类旁通。

五、天生我才必有用,自信数学学得好。老师们常讲,每个人的智商是差不多的,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其实在小学三年时,我的数学成绩特别差,每次作业总会错一大堆,那一个个大大的叉,看着都刺眼。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在家长的鼓励下,我信心大增,当我以欢乐的心情走在学习数学之路上时,原来学习数学是这么美好。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14篇

关键词:实证会计;方法论

汤云为,赵春光(2001)将广义的实证会计研究称为经验会计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方法:实验室实验、实地试验、实地研究或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和档案研究,所研究的领域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的各个方面。实证会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有必要研究实证会计理论的性质、目的和方法论等基本内容。

一、实证会计理论性质

实证会计理论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那么。首先就必须了解科学的定义。科学是一个方法的集合,也是一个态度的集合,它坚持精确性、一致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这些方法产生于有目的地为消除主观性、偏见和随机因素影响而构成的规则,简单地说,这些规则用于提高科学结论的信度(盖伊,2004)。科学方法是一种运用抽象严谨的思维方式。系统地观察。归纳我们身边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从而产生累积性的知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应该建立在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验证上。也就是说,知识的科学化是建立在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推理及实证考察的相互冲击上。因此,会计知识的科学化,也要有以推理为中心的分析性会计学及以验证为中心的实证会计学(洪剑峭、李志文,2005)。实证会计研究中的科学强调的是客观和忠实地反映会计现象,而不是指哪一种方法是科学的。

事实和理论科学是一个与我们发现和积累的事实直接相关的方法和态度的集合。事实暗指一定程度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事实(或观察到的现象本身)如果没有被组织、概括和简化,对于会计研究的价值是有限的。事实和现象是理论产生的源泉。更简单地说,理论就是主要为概括和解释现象的相关陈述的集台。理论必须得到验证。实证会计理论的特点就是接受会计事实的检验。

许多理论比其他的理论更为有用是因为一些理论并没有很好地反映事实。反映所有重要的事实仅仅是满足好理论的条件之一。最有用的理论是那些不仅用于解释现象,而且用于预测事件的理论。相比较而言,更好地符合事实的理论会产生更为准确的预测。因而,理论通常是一个陈述或一个相关陈述的集合。它的主要功能是概括、简化、组织和解释现象,并允许对与一系列现象相关的事件进行预测。实证会计的研究结论是可能的而不是确定的陈述。它接受一定程度的疑问,具有一定水平的可能性(或不可能性)。要想完整把握实证会计理论,还必须理解模型。模型就像一个图形或蓝图,它代表事情是怎样的和可能应该是什么样的。模型可能非常明确和具体,它往往包括或来源于理论。相应地,像理论一样,模型应该依据它是否有用而不是它是否正确进行判断(盖伊,2004)。实证会计理论的功能无疑也是要解释和预测会计事实,这也是会计理论的有用性。而且大多数的会计理论仅是暂时被接受。

总而言之,可以把实证会计理论理解为对会计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发现和解释以及把这种因果关系推广到更大范围的会计现象空间进行验证以产生预测能力。

二、实证会计理论的目的

作为实证会计的领军人物,瓦茨和齐默尔曼认为会计理论的目的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解释是指为观察到的实务提供理由。预测则是指会计理论应能预测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它们包括那些已经发生,但尚未收集到与其相关的系统证据的现象。他们把Polncere、Popper和Hempel的观点运用到会计中。他们提出理论由两个部分组成:假定(包括变量定义和变量之间的逻辑联系)和一系列本质性假设。假定、定义和逻辑是用来组织、分析和理解所研究的经验性现象的,而假设则是从分析中派生的预测。不论是否正式地予以说明,研究人员都必定要做出一些假定。研究人员所设立的假设可能十分简单,所使用的逻辑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数学形式;这些假定、逻辑和假设甚至不一定在论文中予以说明。但是在进行经验性研究之前,研究人员必定要遵循这些步骤。因为他们必须利用这些假设和理论来搜集证据(瓦茨,齐默尔曼,1999)。瓦茨和齐默尔曼明确地提出会计理论的目的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而且他们认为实证会计就是用经验性现象来验证假设。

瓦茨和齐默尔曼同时也提出了检验理论成功的标准。他们认为无法找到能够解释和预测所有会计现象的理论,其原因在于理论是对现实的茼化,而现实世界错综复杂、日新月异(瓦茨、齐默尔曼,1999)。这种抽象的过程必然会忽略会计现象的一些关键特征。这可能会给会计理论带来一些偏差。

如果完美的理论不存在,那么对不完善的理论进行选择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理论对使用者的价值。在选择理论时,使用者还应考虑建立预测理论的成本。理论的预测价值在于解释为什么我们并不抛弃一种带有诸多预测误差的理论。在会计上,理论家对理论的选择往往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即理论解释现象的直观感染力、理论解释和预测现象的范围以及预测对使用者的效用。相互竞争理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理论并非十全十美。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验证理论的假设。即把它与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如果假设与现象相一致,它便得到确证(瓦茨、齐默尔曼,1999)。由此可见瓦茨和齐默尔曼认为实证会计理论是无法证明其正确或错误的。但这并不影响会计理论的发展。如果会计理论能够解释和预测会计现象,那么会计理论就是有用的,他们用“有用性”来衡量会计理论的优劣。

三、实证会计理论的方法论

事实上,从瓦茨和齐默尔曼一系列的文章中可以发现他们和Friedman均采用了工具主义的观点。Friedman认为,一切政策性结论必然依赖做某事而不做某事会造成各种结果的预测,预测必须间接或直接地建立在实证经济学基础上,当然,理论可看成一组重要假说,评判经济理论正确与否依赖于它“解释”同种经济现象的预测能力,只有实际证据才能证明理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更恰当地讲,或尝试性地“接受为”有效理论,或加以“拒绝”。

工具定义是实用主义的一个分支,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杜威在他的《哲学的改造》一文中提出关于科学知识的工具主义观(张俊山,2003)。

杜威认为概念、理论、体系无论如何精细,如何首尾一贯,都必须看作假说,这就足够了。它们只能作为检验它们行动的基础来接受,而不是结局。领悟这一事实就是从世界上废除死板的教条,是认识到概念、理论和思想体系总是要通过应用而得到发展,是强化训诫我们必须同样注意改变它们的迹象以及对它们加以声明的机会。它们是工具,同所有工具一样,它们的价值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它们创造的结果所显示的性能。由于工具的理论有利于高度尊重公正无私的研究,因此。同一些批评家的印象相反,它极为重视演绎方法。工具的理论只是想谨慎说明其价值所在,防止人们在错误的地方寻找。他认为,认识始于界定问题的特殊观察,终于检验假说寻找解答的特殊观察。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15篇

第一步:整体感知,逐段概括要点。先阅读全文,感知文章大致谈了什么内容。然后,逐段概括要点。具体作法是:用一句话(一个单句或一个复句)概括一段要点。内容简单,读后一目了然的段,可以直接概括(如有中心句的段);内容比较复杂的段,可以先勾画重点词语,然后连词成句,适当改造一下,用来概括要点。

第二步:分析结构,把握全文论点。大致过程是:

(1)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合并同类”的方法,划分出全文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

(2)分析引论部分:是提出了全文中心论点,还是提出与中心论点有关的问题。

(3)分析本论部分:这部分举了哪些事实,讲了(引了)哪些道理?再归纳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递进的,还是总、分、总的?再归纳使用了哪些论方法。

(4)分析结论部分:全文是怎样收束的?是发出号召,再次强调论点,还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5)在清楚了解了全文结构的基础上,理清全文思路,明确文章的论点。

另外,读正文前审视议论文题目也是益于读懂文章的方法,这样做还可以训练联想能力、推断能力,对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也有好处。审题一般从分析题目的语法结构、确定题目重点词语入手。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16篇

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工具、技巧、方式和途径,它主要解决“怎么做”的。相应地,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可以解释为会计理论研究者(认识主体)在把握构建会计理论(认识客体)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途径、手段:技巧与方式的总和。因为,会计理论是“人类在长期会计实践的过程中,在取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辩证的思维运动,所产生的关于会计的理性认识。”所以,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作为认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桥梁与中介,在会计理论研究中至关重要。和科学的史都反复证明:科学理论的产生和突破往往是从研究方法开始的。科学、正确的研究方法是产生科学理论的先导;会计作为一间科学,其理论研究也离不开科学、正确方法的指导。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

1、从认识客体——会计理论来说,因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本身就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会计理论体系中位居最高层次,是一种更为本质的理论,所以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革新和突破,以及成果的取得,又可直接丰富和发展会计理论体系。

2、从认识主体——会计理论研究者来说,因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认识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的桥梁,是会计理论研究者取得新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所以,作为会计理论的研究主体——会计理论研究者来说,如果要多、快、好、省地形成对会计的理性认识,那么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而且要能掌握科学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相对落后的现状就与会计理论研究者不够重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没能很好地掌握科学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密切相关。

二、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规范法与实证法的正确定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学术界大力倡导实证研究方法。发展到现在,实证研究法几乎成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唯一方法。如今在美国,几乎发展到了非实证课题不做,非实证文章不发的地步。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几乎每篇财务会计博士论文都带有实证研究的印记,即使是一般会计杂志和刊物上的文章,也都充斥着大量的统计数据、数学模型和图表。而在,很长时间以来,在会计理论研究中都是采取传统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近一时期才陆续出现一些实证研究成果。但,在会计理论研究界也出现这样一种倾向,即认为只有实证研究方法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甚至有人认为,21世纪将是实证会计研究的世纪,如果再用规范法进行会计理论研究将无出路。笔者认为,这种会计研究现状和观点有失偏颇,不敢苟同。况且,有人就认为,实证法只能证明真理,不能发现真理,而“一个学科没有发现则不能进行证实,但它却可以无须证实而可以发现”(唐·埃里思奇1998·1)。

笔者通过对会计研究方法--规范法与实证法的比较,有以下两点认识:

第一,规范法和实证法作为构建会计理论的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各有其适用性,但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为构建科学、完善的会计理论服务。

第二,规范法和实证法作为构建的两种,它们之间虽具有本质的区别,但又相互缠绕在一起,两者对会计理论的都非常重要。不存在纯粹的规范法和纯粹的实证法。这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它们各自研究过程的基本程序中得到印证:运用规范法构建的会计理论虽然是以会计的目标或假设为前提,然后根据既定的推论规则得出会计理论,是从逻辑性方面概括或指明会计“应当是什么”,怎样才算是良好的会计实务。但是,从它的研究过程的第三个推导程序可以知道,其根据前提推导出的结论也必须进行检验证实;同时,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人们要获得对于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盾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运用规范法构建的会计理论也必须不断接受会计实践的检验,这体现的就是实证精神。只不过这种检验也许更注重定性、而非定量,是永无止境的、而非定格在某一时点、某一期间。而运用实证法构建的会计理论,虽然强调以事实、实际情况和收集到的数据来验证理论、假说的近似的正确性,强调的是实事胜于雄辩,但是,这并不排斥其中运用了规范法,甚至是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从它的研究过程的8个基本程序来说,前5个程序即从确立研究课题到设计研究方案就运用了规范法,其中有待验证的“理论”、“假说”等即是规范研究的结果,它要运用传统的抽象思维方法、逻辑推理方法等;只有后3个程序即从收集数据资料到分析数据、测试假设到结果分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证法。

根据上述认识,笔者得出的结论是:不论是规范法还是实证法,作为构建会计理论的方法,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侧重点、说服方式不同而已。规范法侧重于定性分析,且用言语说服方式;实证法侧重于定量分析,且用数字说服方式,尽管在同一研究中并不总是同时涉及两者。因此,在选择构建会计理论的方法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具体具体分析”,即为了增进会计理论研究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要根据会计理论研究对象的具体特点来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首先,特别是会计,毕竟不同于科学,如用单一的实证法对其进行研究,就有过于注重定量化和模型化的倾向;其次,在会计理论中除去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外,还有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不是所有的理论问题都可以用实证法来研究的。会计基本理论涉及的是本学科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是原理和基础性质的,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比较间接,且对其研究属于基础研究,即不大强调“现实世界”中政策和管理问题的应用,因此,运用规范法比较适合。会计应用理论研究属于应用研究,是对最现实的问题进行研究,它通常是运用基础研究的成果,通过价值理性认识探索、开辟应用途径,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比较直接,较好的操作性是其特点,因此,对它的研究用实证法比较合适。

1. 吴水澎:《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 吴水澎:《关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四个问题》,《财会通讯》1996年第12期。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17篇

一、正确把握论点:

论点的表述:论点一般是一个肯定的判断。而且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它不能用疑问句式,不能用短语,不能用比喻等形式出现。

方法:回答中心论点时,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文段中的句子作答。

找中心论点的技巧:

①在文题,标题就是论点。如果题目为一句话,并且是肯定的判断,则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如果题目由偏正短语、并列短语构成,则要到文中寻找中心论点。

方式:

偏正短语,如“成功的秘诀”。

并列短语,如“敬业与乐业”,论点则是二者的关系:“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在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③在文尾,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寻找时可从语言标志入手,一些在结尾推出中心论点的文章,论点前常有“总之”“综上所述”“所以”等标志性词语。

④在文中,在初步展开议论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⑤此外,也有些文章对论点表述不很集中需要通读全文后才能概括归纳出中心论点。

留意题目、开头,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

二、理解开头的作用

(一)常见题型

文章开头(列举了xxx的事例,或引用了xxx,有何作用?

(二)解题技巧与答题模式:

1.开头讲故事(传说):①以xxx故事(或的奇闻趣事)作为文章的事实论据;②引出(证明)论点或论题;③增强文章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开头引用格言警句(诗词名句):①xxx这句格言(警句)引出了论证的话题;②提出了本文的论点(或论题);③作为文章的道理论据;④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3.开头引用诗词名句:①引出论点或论题;②以名句中包含的哲理作道理论据;③增添了文学性,提高读者阅读兴趣。

三、明确文章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一)常见题型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二)答题套路:

举例论证:这一段(一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概括事例)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xxx这一观点或中心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

这一段(一句)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或名人逸事、奇闻趣事),证明xxx的观点,使论xxx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比喻论证:这一段(一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比做,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这一段(一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说出了二者在某方面的区别)。

四、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一)常见题型

①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②说说某段(某几段)的论证过程。

(二)解题技巧和答题模式:一般有两种答法:

①先(从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然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什么观点)。

②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或说明了的道理)。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18篇

问题1:老师怎么才能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

名师解读: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他会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实现写作能力在应用层面的考查。在写作时一定要有自己自己的思考和议论在里面。

问题2:作文眼高手低

名师解读:所以作文一定要克服这个坏习惯,不要把作文当成一种负担,当作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一种表达,对于生活万事万物的所感所思都可以作文。这样你就觉得他没那么难写了。

问题3:我现在可以背十二篇不同方面立意的作文,几乎上每次考试都有符合立意的,我每次都把原文背上去(我保证阅卷老师发现不了是套作),可背上去总得不了高分,这是为什么?

名师解读:因为每一篇都有自己特定的风格在里面,立意根据材料和题目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范文在某种材料上是范文,如果换个材料和题目他可能就不再是范文了,甚至是病文,写作要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里面,这样的文章才会得高分。

问题4:现在写任务驱动型作文不知道如何下笔,开头怎么写,谢谢老师了。

名师解读:任务驱动型写作首先要从材料和问题本身出发进行分析,然后再加入自己的议论和抒情进行升华,开头要短小精悍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的关键,不要拖沓。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19篇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1、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2、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3、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答题思路:

(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

(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

(3)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20篇

一、议论文写作三要素

议论文主要包括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论点必须正确。论据是为说明论点服务的,既要可靠又要充分,事实胜于雄辩,是最好的论据。论据也可以是人们公认的真理,经过实践考验的哲理。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

1.归纳法

从分析典型,即分析个别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然后得出结论。

2.推理法

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结论。

3.对照法

对所有事实、方面进行对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4.驳论法

先列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加以逐条批驳,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议论文的特点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引子、正文和结论句三部分。一般在引子部分提出论点,即文章的主题,在正文部分摆出有利的事实,对论点进行严密的论证,最后根据前面的论证得出结论。

三、议论文的写法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论点。

论点通常在文章的第一段提出。

2.要有足够的论据,可以列举生活的实例。

3.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所有事实、原因、理由应紧密地同结论连接起来。

4.层次要清楚。

5.态度诚恳、友好,因为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

议论文在写作手法上以议论为主,但有时也要运用说明、叙述、描写等手法。议论中的说明常为议论的开展创造条件,或是议论的补充;议论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应是为论点提供依据的因此,叙述应该是概括的,描写应该是简要的。

6.论据要充分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21篇

一、常用论证方法:一阵见血,以理服人的逻辑推理过程

(一)事例论证

1、注意材料真实与确切

2、注意材料与观点的一致性、丰富性:古今中外、历史现实数字

3、注意叙事简介,概述重要主要情节

4、注意顺序:时间、空间、说理逻辑层次

5、切忌以叙代议,一定有议论!

(二)引用论证

1、要准确、贴切、自然

2、要精辟

3、切忌以引代议,一定有议论!结合引和议

(三)比喻论证

1、本体喻体之间要有相似性

2、用来比喻的事物使人们所熟知的

3、一定要有分析

4、用故事作比喻要概述故事内容

(四)对比论证:分纵横两类

1、对比要鲜明

2、正反对比应有主次

(五)引申类比:运用某个材料的引申义,通过类比,来论证文章的观点

1、类比论证是同一类事物或问题的相比,不同于比喻

2、引申的材料要完整简洁

3、要有分析!

二、常用的说理方法:分析

1、因果分析

2、意义分析

3、揭示实质

4、点面分析:有代表性的论据——概括性一般性结论

5、假设分析

6、条件分析:多用于分析解决问题时

7、正反分析

【例文分析】

2016年高考作文浙江卷【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谈,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解码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2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议论文;论证方法

写议论文简单的来说就是论点加论据,但又不能说就等于论点加论据,因为它强调的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这就是论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的是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而我们想要写好议论文也必须先让我们的工具锋利,这工具就是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利其器,第一我们要知道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多少种,现列举如下: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⑤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⑥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⑦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⑧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⑨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以上就是常用的几种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掌握好这些基础的东西我们才能来谈如何写好议论文。

利其器,不仅在于知道数量,还在于运用,所以第二我们除了掌握论证方法的种类外,还得从论证方式来区分议论文的两种写法。

议论文主要分立论和驳论两种。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23篇

(二)《方法论》的结构该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会计理论的范围,由此提出了实证理论和规范理论的关系;第二部分描述了“实证”理论的起源,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这个概念的不足之处,提出用“经验”代替“实证”的观点,并总结了波普尔经验理论的概念;第三部分阐述了否定形式的经验理论是如何用于预测性、解释性和规范性推理的,并分析了解释性推理和规范性推理在形式上的相同之处和实质上的不同之处;第四部分评价了罗切斯特学派的方法论,指出罗切斯特学派用“例外”作为借口来掩盖其逻辑的混淆;第五部分总结了对罗切斯特学派理论的四点评论,并提出了研究的建议。

二、《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一)会计理论的范围如表1所示,简森通过使用一个两栏的列表来阐明规范问题和实证问题的不同之处,通过分析,克里斯坦森发现,左栏的每个问题都是关于会计实体的描述,而右栏中的每个问题则是关于会计人员行为的描述和解释,其所在问题的层次不同,从而批判了简森对规范研究问题和实证研究问题的混淆。即“理解问题解决者的行为”元问题比“关心问题解决者”这个问题所处的层级更高。

因此,克里斯坦森认为,简森将会计问题简单地用规范和实证进行单一的区分不合适,他建议对会计问题作三维分类,首先,要看是问题还是元问题;第二,该问题是用“命题”的方式还是用“建议”的方式解决;如果分类的研究问题能够被以命题的方式解决,那么,第三个分类就是所要求的命题是观察的命题还是理论的命题。如表2所示,克里斯坦森清晰地阐述了该分类法将如何应用于各种各样与会计相关的问题以及可能关注不同分类层次下会计问题的人。

表2的第一行关注的关于会计实体的状态或行为,这是初期水平的问题。第二行关注的是对会计人员和管理者行为的描述、预测和解释,而不是对会计实体,因此,它属于无水平上的问题。克里斯坦森认为,传统会计文献和罗切斯特学派所研究的问题都是发生在元水平上的问题,并没有直接关注什么应该被恰当地称为“会计理论”,会计理论问题应属于初期水平。此外,克里斯坦森虽然赞成罗切斯特学派的观点。即一种科学的理论对于预测和解释发生在它范围内的现象应该是有用的。但是,他认为该种观点是在初期水平的“实证”理论,要求预测的是会计实体的行为,而不是罗切斯特学派直接声称的元水平的理论。此外,克里斯坦森指出,实证理论与规范理论之间存在联系,即在初期水平上一种好的“实证”理论的发展要求无水平上明智的“规范”理论――方法论的指导。

(二)“实证”理论的概念克里斯坦森首先表明了对使用“实证”这个术语的反对,因此在不得不使用的时候,他均加上了引号。然后该文从讨论“实证”理论的起源开始,从方法论的角度说明了该概念的不足之处。

概念的起源。罗切斯特学派从芝加哥经济学派的领袖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处引入了“‘实证’理论”的概念。虽然弗里德曼确实说到“实证科学的最终目标是‘理论’或‘假设’的发展,这些理论或假设能够对未观察到的现象产生有效的和有意义的预测”,但其并未使用“实证理论”术语。弗里德曼对“实证”科学和“规范”科学的区别则归因于.凯恩斯(),凯恩斯认为实证科学可以被定义为关注的“是什么”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规范科学可以被定义为与“应该如何”的标准有关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实证科学”的概念与“实证主义”哲学学派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一门科学的哲学,实证主义已不再受到重视,而逻辑实证主义失败的原因部分是因为其建立传统实证主义教条计划的失败,即仅仅针对“是什么”。因此,凯恩斯一弗里德曼一罗切斯特学派对“‘实证’科学”的概念,在哲学意义上是可疑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科学不仅仅关注“是什么”。克里斯坦森建议用“经验的”(emplrieal)

代替“实证”这个令人误解的术语。

产品与科学的过程观。经验科学可以被看作一个产品或者一个过程,实证主义者强调的是科学的产品观,科学的哲学则强调过程观。波普尔是科学哲学的早期代表,认为理解任何过程的第一步都应该是对其产品的检验,如果兴趣是“经验的”,就从真正的产品开始,然后试图解释生产出它的过程;如果兴趣是“规范的”,从一种理想的产品开始,然后设计出一种将要生产它的过程。波普尔关注的是方法论,即科学的规范理论,因此其分析的是一种理想的经验知识体系应该是什么,包括其逻辑结构。

经验命题。波普尔一方面同意实证主义者认为经验科学作为一个知识体系是命题的集合的观点,接受经验主义的基本理论,即经验能够独自决定科学陈述的真实与虚假;另一方面,波普尔也接受休谟(Hume)关于经验从来不能决定性地建立任何陈述真实性的观点。波普尔最终认为只要科学家遵守某种方法论的规则,单方面的决定性――可证伪性是可能的,波普尔把命题定义为是可证伪的当且仅当至少存在一个可被观察命题通过该命题表明它在逻辑上是不一致的。正是这个结论促使波普尔采用科学的过程观。由此,波普尔建立了最高规则,即一个曾被确证的命题可能被后来的证据证伪。然而,确证,像可证伪性和可观察性一样,不是严格逻辑的问题,因此,接受一个命题进人经验科学体系总是试验性的。

观察命题和理论命题的逻辑形式。根据波普尔的建议,理论命题的范式可以是禁止某种事件的发生,因此,一个理论命题或定律的逻辑形式就是一个严格的、普遍的、否定存在的命题。理论命题或定律在两方面与观察命题不同:第一,理论命题是否定的存在。观察命题是肯定的存在;第二,理论命题是严格的普遍的。观察命题是单一的。观察命题表明“是什么”。理论命题表明“不是什么”。于是,经验理论也就具有两个特征:一个在逻辑上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集合,包括一些基本事件加上所有自我一致的复合事件,复合事件可以通过形成补集和交集的操作从基本事件中形成;一个或多个经验定律,每个至少禁止一种可观察事件。因此,在理论认可的逻辑上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集合中,这种理论表明仅适当子集的构成元素在经验上是可能的。

定律的通用条件形式。一些经验的定律有两种逻辑上等价的选择形式:一个是严格的、普遍的否定存在;一个是以通用条件命题的形式表述禁止两个或更多事件联合发生的经验定律,即对于所有的x:如果x是一个事件R的发生情况,那么x是一个事件S的发生。绝大多数方法论主义者把注意力集中于这两种选择形式,或者只集中于其中之一。然而通用条件形式已经误导很多方法论主义者,造成一种自相矛盾的论点,这成为大量定律与经验证据之间关系混淆的来源。

(三)预测、解释和规范性推理罗切斯特学派要求他们所称的“实证”理论应该预测和解释一系列现象,并决定规范理论的解决方法是否可行,因此。克里斯坦森讨论了“否定”形式的经验理论是怎样能被用于预测性,解释性,和规范性推理的。

预测性推理。预测是一个或多个能指出尚未被观察到的发生事件的观察命题。通常一种理论自身不能产生肯定的预测。需要正确的额外信息才能得出明确的预测。因而,为了演绎出一个肯定的预测,即需要经验理论(一个或多个定律),也需要一个或多个初始条件。根据Caw对理论的描述,理论的输入是初始条件,输出是预测。例如,假如我们想要预测一个会计实体的未来现金流量,该实体的财务报表即构成初始条件,此外,还需要一种支配实体行为的初期水平理论,即经验理论。

解释性推理。从逻辑的角度看,对单一事件发生的解释就是预测的镜像。在解释的情况下,当被给与一个已经观察到的事件的发生情况时,寻找的是一种解释性的理论和一些初始条件(即术语意义)以描述已经观察到的事件(即待解释术语)。在一个科学体系中,找到对待解释术语恰当的描述就意味着在现象范围内找到一个适当的事件结构(或者“概念框架”)。

规范性推理。经验理论能在两种不同的方式下为行动做指导,分别相当于预测性推理和解释性推理。波普尔将前者称为预言,后者称为技术性预测。波普尔认为,预言的实际价值在于预测了一个无法防止的事件,人们只能避开或者做好准备面对;技术性预测是建设性的,阐述了可以得到某种结果的措施。克里斯坦森认为,规范性推理是技术性预测的起源,技术性预测需要经验理论的解释性概念,而且至少这些解释性概念中的一部分需要对应于可控制的初始条件,通过对这些初始条件的操纵才能得到期望的结果。

分析和综合。规范性推理和解释性推理在形式上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两者都是先被给出一个演绎性争论的结论,然后寻求能够被演绎的前提。两者的区别是:在解释性推理中,基于观察接受待解释术语是正确的,当找到了可接受为真的定律和初始条件的时候,停止反向推理;在规范性推理中,希望对某种最终状态的描述是正确的,当找到可接受为真的定律和可控制的初始条件时,停止反向推理。在古希腊的几何学中,被用于“证明”的演绎性推理被认为是“综合法”,试图发现必要条件的反向推理被认为是“分析法”。

(四)理论的评价该部分克里斯坦森评论了罗切斯特学派的方法论,即评价一种理论所应该使用的标准,因为罗切斯特学派用它来为他们的理论作辩护。

工具主义与现实主义。对事件的解释和预测从逻辑上看是相反的,方法论的解释因而产生了两种分歧:工具主义方法论和现实主义方法论,由此导致了对于理论评价的不同结论。工具主义的方法论认为理论只是预测的工具,而不是对现实的描述,现实是由事件的发生情况构成的。工具主义是实证主义的自由化版本,实证主义同样认为只有“是什么”的陈述是科学的。工具主义和严格的实证主义区别在于,它承认理论不能被简化为对“是什么”的陈述。现实主义的方法论观点认为。一些理论可能只是预测的工具,但是,一种理论要想被认为是解释性的,它必须不仅是一个预测工具,作为对更深层次的现实描述,必须能被解释。一种错误的众所周知的理论,可以产生对于实际目的来说高度精确的或最起码是足够精确的预测,罗切斯特学派虽然声称其理论源于弗里德曼,然而在对待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是不同的。弗里德曼的立场是工具主义者,他强调理论的预测,认为理论的工具价值是对理论的唯一相关检验,对解释则不予重视。他关注的是一个理论的有效性而不是其的正确性。克里斯坦森认为工具主义产生于通用条件形式的经验定律与逻辑推论规则的混淆,逻辑推论规则可以被说成是有效的或无效的,但经验定律只能是正确或错误的。罗切斯特学派抛弃了弗里德曼方法论的工具主义部分,更强调描述性和解释性的理论,很少提到预测。

对解释性理论的评价。以瓦茨和齐默尔曼为代表的罗切斯特学派的观点,即仅通过成功的预测使一个解释性理论变得可接受,在逻辑上是谬误。波普尔认为,一场争论的错误结论确证了前提的错误。因此,如果从一场解释性争论中得出的预测结果是错误的,那么

能够肯定术语意义也是错误的,这也是波普尔可证伪性的内涵。既然一个术语意义至少由两个前提组成――定律和初始条件,术语意义的错误可能意味着三种情况:定律是正确的,初始条件是错误的;定律是错误的,初始条件是正确的;或者两者都是错误的。预测允许仅把术语意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检验,这个事实导致了方法论的规范――在检验之前,只要术语可以被独立检验,其意义就应该被认为是令人满意的。虽然一个肯定的预测必然要求初始条件,但确实存在着一种没有初始条件就可以检验理论的方法,即波普尔的相关严格的检验。然而罗切斯特学派简化了关于相对成本的假定,试图为不可检验假定的使用作辩解,从而违背了这一逻辑事实――个待解释术语的正确不会使术语意义的正确成为必然,因此,其检验是不相关的。

(五)总结和结论第一,罗切斯特学派所断言的其从事的“实证”研究是规范会计理论的先决条件是错误的。是对会计实体与会计人员这两个不同水平概念的混淆;第二,“‘实证’理论”概念引自陈旧的科学哲学,用词不当,因为经验科学的理论没有做出关于“是什么”的肯定陈述;第三,即使众所周知是错误的,一个理论仍然可以仅仅被用于预测,罗切斯特学派所寻求的正是解释性理论;第四,经验方法是使理论经历严格的检验以证伪它们,与此相反。罗切斯特学派引进了特别地争论以为他们理论的失败作辩解。克里斯坦森认为罗切斯特学派应该梳理好他们自己的研究。坚持对一组现象范围内的研究,直到理解并解释它。

三、《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论》的启示

(一)实证会计形成的研究体系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 第24篇

通过阅卷发现:高考考场作文的标题经常出现以下问题:

大而空泛。如:论真理谈谈历史。

偏离题意。如:真诚,我无悔的选择(幻想)真情无价(光与影)。

3.照抄话题。如:我生活的世界(话题我生活的世界)。

4.表意不明。如:我要我自己双面谈时尚。

5.观点不当。如:真理,从谬误中迸出来要随心所欲。

6.表达不简洁。小议中学生打工中的利与弊。

7.存在语病。如:发挥真理杂其经验(搭配不当)。去年湖南高考作文是需要考生自拟题目的,今年还要不要自拟题目呢?下面介绍一些拟题方法,举出一些较好的实例供同学们学习。

一、点题法。如果写议论文,最好用此法拟题。把观点提炼、浓缩成标题,让读者一见题目就知道你所写的文章的中心论点。这种方法就有点像打球中的短、平、快,在直截了当中既张扬了你的个性,又给人一种鲜明爽快、痛快淋漓之感。

请赏析下面的作文标题:

诚信并未贬值。诚信是生活中的太阳(2001年高考作文题)。人生,因选择而多彩。选择太阳,走向光明。爱心,人生的首选(2002年高考作文题)。让理性主持宣判。莫让感情迷了是非的眼。不放弃感情,再借你一份理智。勿以好恶论断之(2003年高考作文题)。处处留心皆学问。乐观向上笑看人生。节约是美德。相信自己就等于有了一个上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多行不义必自毙。人生,丰富多彩!人生也是一张答卷。男儿当自强。失败也是一种财富。爱是一首永恒的诗。毁树容易种树难。思想,是不过时的美丽。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将奉献进行到底。遗忘教你洒脱。不能向生活称臣。揣好梦想上路。守候心灵的春天。倾听心灵的钟声。横看成岭侧成峰。雏凤清于老凤声。为有源头活水来。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荡起双桨。世界有了我们更美丽。大爱无声。活着就是为了别人。人生需要装饰。守住心灵的契约。我思想,我美丽。得失寸心知。搭起通向理解的五彩桥。道德,为人的底线。祸患常积于忽微。良心无价。走出呵护展翅蓝天。亲情永不下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呼唤晴朗的天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脚比路长。读书是快乐的。思想,是不过时的美丽。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沟通理解的桥梁。诚信事业成功的基石。拼搏美好生活的跳板。

二、修辞法。

1.比喻式。

利用比喻是使题目生动形象的好方法。

请赏析下面的标题:

《信念是飞翔的翅膀》、《生活不妨喝点苦酒》、《幸运是汗水的红利》《生命如夏花》《飘落心灵的秋叶》《铐在心灵上的枷锁》等都是用比喻手法拟出的好标题。1999年高考优秀文题《小心这把双刃剑》,把移植的记忆比喻为能在杀伤别人时也会杀伤自己的双刃剑,显得准确而形象。《生活好比一桌宴席》。《别抱怨手上的牌》(挫折话题),《我想有个美丽的家》《点燃绿色的火焰》(环保话题),《请给老人一轮暖阳》(孝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关注生活话题),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

2.对比式。

客观事物本身都存在着美与丑、好与坏、新与旧、善与恶等矛盾对立的方面,它们是相反相成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中选出一组对应关系来编拟标题,展开议论。如《我要学与要我学》的高明之处在于巧妙地利用语序不同而将两种截然相反的学习态度相提并论,鲜明贴切。高考作文佳题《评己与论人》、《我是天才,还是笨蛋?》、《标准与答案》等都运用了对比的方式,避免了谈及一点,不及其余的偏颇,富有吸引力。

请赏析下面的标题:

如《朋友最真,友情最贵》《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躺着读书,站着做人》《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人生感悟话题),《斩断亲情,昭显正义》(人与我话题)等。《躺着读书,站着做人》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梦绕吴山翠,情随湘水流》(环保话题),《减负,让人欢喜让人忧》。

2004年高考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就可以拟为《自信与纳谏――腾飞的翅膀》、《海纳百川,我纳千言》、《自身免疫与药物治疗》等。

3.引用式。

引用就是把诗词歌曲、名言警句、成语俗语等引入标题上,或略加改造,可以收到翻出新意、出奇制胜的效果。《怎一个慢字了得》批评一味求稳、甘于求慢的传统心理,号召人们大胆创新,大步前进。该标题巧妙地化用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名句,诙谐幽默,新颖别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对记忆移植的困惑》就引用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前两句入题,概括了一旦记忆移植成功,古人、今人、来者因袭同一种记忆时,人类就变成毫无思想的记忆机器这一主旨。《答案在风中飘扬》巧妙地引用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一首乡村流行歌曲作为标题,确立了怎样度过人生这一中心,显得别出机杼。

文题中恰当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能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又使作文增加一定的文化底蕴。

请赏析下面的标题:

《青山一道同风雨》《竭泽而渔,事必反矣》《彩虹总在风雨后》《何妨吟啸且徐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直挂云帆济沧海》《少年心事当拿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蓦然回首》《道是无情却有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横看成岭侧成峰》《为伊消得人憔悴》

《知识就是力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做生活的强者》《我的未来不是梦》《从头再来》《让我欢喜让我忧的》《都是惹的祸》、《我是一只小小鸟》《世上只有妈妈好》《好人一生平安》《同桌的你》《常回家看看》《交友,让我欢喜让我忧》《岂能因财施教》等。

《理解》落霞鶩与孤鹜齐飞。《理解》道是无情却有情。《谦虚》山外青山楼外楼。《良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勤奋》问渠哪得清如许。

4.疑问式。

疑问式包括设问、反问。如《乌鸦啊,你在何方》以醒目的设问吸引读者,向人们敲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笨鸭岂可当鹘使》批评用人不当,号召因才用人。《我是谁》则以设问为题,含蓄地发出否定记忆移植的心灵呼喊,文章假设自己是移植了别人记忆的实验品,结果带来的是不认亲生父母和乱认父母的苦衷和愤懑,发人深思。而《21世纪你美吗》、《阳光很活泼吗》、《答案多彩梦为何物》均是2000年高考作文用疑问拟题的典型。《你有两颗心吗》、《诚信过时了吗》、《怎一个情字了得》。《中国的教育家,您难道还没发现吗?》反问中饱含着摆脱应试教育重负的强烈愿望,观点鲜明,言辞恳切。

《什么样的青春最美》。

5.呼告式。

呼告式是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主题或观点,并以之为题,力求一题中的,针对议论文而言又可叫观点式。如据材料《鸟的评说》可拟出《不能求全责备》、《要正视自己的缺点》、《换一种眼光》、《切忌盯住别人的短处》等,这些标题简洁、鲜明而有力,让人看了一目了然,痛快之至。《爸爸,再给我一点爱》一文以要把她的记忆移植给他爸爸为题材,高度赞美了父亲的崇高品质,文中呼告与题目呼告多次呼应,浓浓的父女深情跃然纸上。《请大家不要为难我》一文采用回环往复的呼告方式,发出了真心恳求你们让我自己寻找答案,让我成长一次,好吗的心声。《诚信,请别走开》、《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落泪的风铃》、《都是答案惹的祸》《苏醒吧,灵魂》、《将诚信进行到底》。

6.对偶式。

用工整的对偶句式做标题同样给人以简洁明快之感。1999年一考生以《记忆王国唐僧行凶,南海仙境观音难解》为题,巧借神话小说中的形象驰骋想像,巧妙地表达了对记忆移植的否定。2000年一考生以《追寻不同答案,砌成完整世界》为题,表现了只有当答案突破了惟一的界限,才会有时代的进步这一主题,显得观点鲜明,文题一致。《可贵的诚信,完美的灵魂》、《坚定的心,灵空的耳》、《情要深深,理要昭昭》。

7.夸张式。

《世界很小是个家》一文的标题就用了夸张手法凸现了文旨,认为记忆移植能促进换位思考,促进心灵沟通,进而世界将融为一个整体,使人耳目一新,急欲一读。《我闻到了阳光》一文以夸张的手法拟题,别具一格。

除以上常见的几种修辞法拟题外,还有仿词(如《缘何前腐后继》),拈连(《水城给人留下冰冷的思考》)、顶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谐音双关(如《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反语(如《教语文要学会偷懒》)等,均不失为拟题的巧妙构思。

三、化用法。就是标题借用或改动人们熟知的名言警句、成语俗语、流行用语等,甚至有的还直接借用古人说话。如《小人之心何以度君子之腹》、《诚信所至,金石为开》(借用成语),《风物长宜放眼量》、《海棠依旧?绿肥红瘦?》、《衣带渐宽终不悔》、《似曾相识燕归来》(借用古典诗词),《痛并快乐着》、《爱在心头口难开》、《追求我的追求,选择我的选择》(化用流行歌曲名),《诚信漂流记》、《既生亮,何生关张》(化用书名),《谎言不开花》、《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情人眼里出西施》、《知子莫如父?》(化用民间谚语俗语),《拍卖诚信》、《筑心灵的马其诺防线》、《不要让精神断层》(嫁接经贸、军事、地理术语)。

四、嵌用生动词语入题

在标题中嵌入恰切生动的词语,往往能使标题表意准确含蓄,清新隽永。如使用动词,能使标题具有动态美感。如下面几个标题:风雨铸就铿锵玫瑰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尊重,在撼动中屹立。这几个标题中使用的铸就镌刻屹立等动词就为标题涂抹上了灵动的色彩,极富表现力。如2010年四川卷满分作文题捻亮点点心灯。

优秀作文标题欣赏: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体验幸福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生命因相拥而美丽穿一双合脚的鞋上路玫瑰花里绽放的生命一束满天星感谢对手为自己创造品牌一根弦上弹生活让良药不再苦口爱,没有重量男儿有泪不轻弹生命的药方站在幸福的枝头微笑留一瓣心香在心中把人字写正些化蝶的美丽让生命浴火重生心碎没有声音飘舞一次、美丽一次穿越生命丛林为挫折喝彩风雨中你昂起头阳光不锈上帝给谁都不会太多留一轮明月在心中人生有梦不觉寒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成功才是硬道理上帝没有看轻卑微享受生命的春光我和快乐有个约会善良让他如此辉煌将善良进行到底歆享每一米阳光幸福在瞬间绽放有一种谎言,让我们泪流满面幸福站立在苦难中庄子,你在说什么让生命化蛹为蝶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乐在奋斗中勇敢是母亲的本能你就是一道风景拒绝句号让心灵开花

拟题参考

⑴敬业与乐业;⑵诗意地工作、生活;⑶平凡与不平凡;⑷成功之道;⑸追求;⑹享受生活(人生);⑺立足自我与坚守本色;⑻兴趣乐趣。在整体把握材料的基础上,如果侧重于前一句,则可以提炼出:⑴快乐地工作;⑵以苦为乐,;⑶幸福的境界;⑷科学研究与生命关怀;⑸创业的艰苦与快乐;等等。如果侧重于后一句,则可以提炼出:⑴科学与想象;⑵幻想是科学研究(创新)的动力源。

下面再列举一组比较好的作文标题(摘自高考作文)供大家品读玩味,以资借鉴。

a.《拒绝浮躁拥抱成功》

b.《梦想照亮前方》

c.《态度决定高度》

d.《梦想为帆工作为桨》

e.《有梦才有未来》

f.《换个角度看问题》

g.《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h.《梦想:隐形的翅膀》

i.《这也是一种幸福》

j.《让我们拥有宁静朴素的心》

k.《幸福的意义》

下列一组标题是现场阅卷过程中随手摘录的(从内容看,这些作文都是议论文):

1.《健康等于幸福》《晒一晒更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无价》《健康是本》《什么最重要?身体》《如何使自己长寿》《生命在于运动》

2.《自然让我们更美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突破垃圾围城》《绿色科技》《珍惜粮食》《大自然的力量》《请保护环境》《科技对我的启示》《环境的重要性》

3.《梦的解析》《人的思想》《思考的角度》《成长》《贡献》《走,去交流吧》

4.《一个梦想养活全世界的伟人》《百姓的救命恩人》

5.《分享》《合作造就双赢》《兼容并蓄创新发展》《高考考的不仅仅是知识》

第一与第二组标题,从标题题面与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范围的关联看,显然是偏执于原材料的局部,只揪住原材料的片言只语,就贸然立意,大谈身体、健康、运动、自然、环境保护、绿色科技的重要性之类,这些都明显地背离了材料整体的本质蕴涵。

第三组标题的毛病在于标题含义太大,未能集中、精准地指向材料整体的本质蕴涵,这种大而无当的标题,导致行文的散漫、空泛。

第四组标题,仅仅从题面看,就不像议论文的标题,反倒像是记叙文的;而且从标题含义看,它过于拘泥材料中的人物事迹,而不能超越材料表层事实而深入洞察、探究其深层的哲理意味,因而议论也就无法展开、深入。

第五组标题,除《分享》这个标题与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这一局部语句含义有所关联之外,与其主旨相差太远;后三个标题,则全然抛弃了原材料,而另起炉灶,完全离题了。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论证方法报告范文(优选24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