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范文(优选4篇)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范文(优选4篇)

火火范文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范文(优选4篇)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范文 第1篇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课堂提问 问题设计

根据对高中三个年级进行有关课堂提问的调查发现,84%的学生认为课堂中必须有教师的提问,45%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没有启发性,78%的学生不爱向教师提问,12%的学生对课堂上没有思考和提问的机会非常不满意,3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问题他们难以回答,几乎没有人认为提问有利于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由此可见,教师的提问存在诸多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进行课堂提问设计谈几点看法。

一、问题设计要有梯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领导力首先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握,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问

题的步步深入,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设问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但是,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课堂提问却是随心所欲,没有一个系统的提问设计,整堂课的设计缺乏逻辑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三思而后问,对问题进行系统设计。

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中提出课堂问题包含六个水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既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过程,又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整堂课的问题设计,既要兼顾知识型问题的设计又要兼顾理解应用型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要有梯度,难易兼有,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这种铺路搭桥、层层推进的递进方式,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不仅容易解决问题,而且会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案例:在讲到高三时政专题宏观调控时,针对2007年我国中央银行6次调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我先提出什么是存贷款基准利率?再出示最近一次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请学生计算存入三万元,一年后可以得到的利息。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高对人民生活有什么影响?对企业的生产有什么影响?对于国家有什么影响?国家为什么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一共六个问题,问题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从知识理解应用分析层层深入,顺应学生思维的发生与发展,由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既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又能提高学生的智

能素质。

二、问题设计要贴近实际,启发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提问很多是涉及知识点比较单一、指向性较为明确、思考空间比较狭窄的问题,学生不经思考或稍作思考,就能回答出来。这种提问,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和相对较低的层次里,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不利的。

教师提问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提问后要有一定的“期待时间”,留下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若教师太快给出答案或者学生作答后教师立即肯定或纠正学生的回答,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思路趋于完善的机会,进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以《市场经济的作用》为例:

设问一:商品价格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设问二:最近CPI持续走高,1月份增幅更是达到了,以猪肉为主的商品价格普遍上涨,请问猪肉价格上涨与其他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有关吗?为什么?

设问一过于简单,学生从书本上就能找到答案,没有思考的价值,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设问二创设了问题情境,同时贴近学生生活,他们从报纸电视等媒体中都可以接收到这些信息,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讨论,调动他们的思维,活跃课堂氛围,并且这个问题有思考的价值,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三、问题设计要注重正确的价值引领,突出主流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冲击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趋向多元化,使得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十分必要。政治课教学既要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当的时机,在落实基本原理的同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及时澄清和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实现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问题设计要突出主流价值观,围绕这个核心,突出民族精神,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积淀,并将这些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针对学生随时反映出来的认识问题,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做随机性和直接现实性的解惑答疑,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只有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寓知识于解惑答疑中,才有可能解决学生的现实认识问题,而学生从传授知识和解惑答疑中获得一个又一个真知之后,又会产生从量到质的思想变化,同时观察社会、认识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所升华,从而实现教育的基本目标。

以《_的重要意义》为例:

设问一:_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提出_有什么重要意义?

设问二:对于提出的公投,你是怎么看待的?为什么说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全中国人民的愿望,更是青年学生承担的历史责任?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范文 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这些成绩并不能掩盖存在于其中的各种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其与高中政治课教学在衔接上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两者衔接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探究,并分析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贡献一份力量。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概述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的特点

我国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衔接上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已经形成多方重视的格局,除了颁布各种与两者相关的文件外,还形成了以中央德育研究室为主,各高等院校及各级教育局为辅的德育研究机构;第二,全国范围内的教师队伍素质得到了整体性的提高;第三,教学工作从整体上来看发展态势良好;第四,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接受基础较好。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缘由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衔接上存在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教学目标的设置不够科学,层次不清、条理不明,两者的教育目标从某一程度上来说基本是一致的,这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会导致德育的有效性不断降低;第二,教学内容过于重复,不具备渐进性,相似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内容的重复,而重复的教学内容所使用的自然就是相同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感到疲劳的不仅是学生,就连老师都不会再有教学的心情;第三,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不具备衔接意识,两者的教学方法要么是一样的,要么就是截然不同的,在衔接上做的十分不到位;第四,单一的评价标准,和新课标的要求相去甚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的价值分析与理论基础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的价值分析

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间能够完美衔接的价值在于:第一,能够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顺利的进行改革;第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用提高方面有一定的帮助;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增强有一定的帮助;第四,对大学生的综合性发展非常有利。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的理论基础

第一,人的主体性理论,又称自我意识,它指的是人可以对自身的行为与情感进行积极的认识与控制,让它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而教师与学生都是拥有主体性的能动主体,只有师生的主体性都充分的发挥出来,才能保证德育教育的顺利发展;第二,系统论理论,其核心概念就是系统的整体理念,它所强调的是由各部分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每一部分同时又是单独的个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就是这样两个相对独立有相互统一的个体,只有将两者有机的联系到一起,才能真正的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培养。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对策分析

(一)明确课程目标

实现课程目标就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与前提。高中思想昂政治课的目标为:对中国_、马列主义、思想、_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所了解,具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集体主义思想,基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则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为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只有真正明确了两者的课程目标,才能真正掌握好两者间的衔接。

(二)树立整体意识

要想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上的重复问题,就需要树立起整体意识,一切从系统出发,对两者的教材体系进行优化,在编写教材时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在内容上应保证两者间的合理衔接。要想对两者进行改革,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把握好二者的课程目标与课程要求,要确保其的存在是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其次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重点,一定要明确哪些是学生必须应该有深刻理解的,哪些是需要进行简单接触的,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重复现象。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需要注意的有这样几点:第一,搞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第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第三,灵活运用角色转换法,让枯燥的政治课活跃起来。

(四)剖析教学对象

在医学上讲究的是“对症下药”,在教学上同样如此。不论是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还是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教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客观实际情况,只有对教学对象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高中到大学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快,心理情绪起伏大的状态中,而思想政治教育

则正是针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的,因此教师就更有必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了。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上,重点一般应该放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政治素质的提高;第二,教师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第三,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更新。

(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从我国目前现有的高校教学评价体系来看,其中存在着评价目的不清楚、指标不合理、方法过于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但阻碍着教育评价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衔接,所以我们应该从教育评价的方法、渠道、反馈机制、标准要求等方面进行改革,最大程度上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间的衔接问题,就需要我们从课程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评价等方面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能够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静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05).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范文 第3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是师生在学校_同学习、活动的中心舞台,也是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而课堂教学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新课程改革要求改造课堂,改造课堂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从以知识、技能为本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让课堂充分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和闪耀生命的光彩。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有助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及学科素质教育。

一、以“问题”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和分解教学目标,使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活动更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集中精力解决具体问题。

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是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通过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友好交流、诚恳辩论,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氛围,促使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在 互动中学习和发展。 师生互动在思想政治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学生能否接受教育影响, 取决于他们的态度和情感。西方谚语云:你可以把牛牵到河边,但你无法强迫牛喝水。积极的情感和接受的态度,是教育影响学生的关键。以往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性不强,主要原 因之一在于教学模式忽视了师生互动。因此,把师生互动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并使其主导教学方向,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教学活动中因偏离教学目标所做的“无用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最好的学习诱因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巧妙地组织适当的问题,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与认知内驱力,调动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助于 学生摆脱接受知识时思维的滞涩与定势,在探究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真切深刻体验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通过体验才能深刻领会知识,才能内化,产生情意变化,形成多种能力。这就要思想政治课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要尽可能地接受中学生的现实生活。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强化问题意识。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指出:“教育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创新始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导致新的发现与突破。所以强化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及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成功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条件。问题产生于“好奇心”和“怀疑精神”,教师要保护、引导并激发学生对新情况、新变化的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要容忍并鼓励学生对既有的、权威的、流行的观点与 解释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从而另辟蹊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问题教学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协调一致,在保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示弱”,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 点或学生容易出现错误之处,教师以平等者的身份介入,师生展开积极对话,在反复探讨中达成正确共识。对话中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内心。师生的对话过程既是学生 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对话和师生相互影响,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精心准备供探索的材料;二是组织问题,一方面巧妙地设置基本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进行认真筛选,确定最适合于教学探索的问题,教学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在于教师 ,教师要具备教育理论和能力 教育理论和能力主要是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在教 学过程中有效地运行。主要体现在关于教与学的知识、学生评价的知识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知识,如果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没有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那么会极大程度地降低他们在政治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政治教师,就必须具备深厚的教育理论及能力。三是启发学生思考,解答疑问;四是总结归纳,分析评价。

参考文献:

[1]林志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2]盛群力《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3]张高碧.关于高中政治教学效果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0.(01).

[4]胡飞燕.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范文 第4篇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现状

笔者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对此进行分析。

(一)教师角度

新课改几年以来,确实给高中政治课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激发了教师的热情。

1.考试至上的政治教学无实效

考试在当前教学中占很大的比重,每周有周练,每月有月考,同时还有期中、期末考试等。可见日常教学工作是以考试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主,师生的重点都放到了“怎么可以考得更好”上,其他的诸如教学方法、教学理论、学习能力都无暇顾及,这样的教育教学没有生命力、不可持续,从而导致政治课堂教学无实效。

2.死板机械的政治教学无生气

教学中的计划性安排无可厚非,但目前教学进度完全没有考虑到教学现状。教师为了赶进度,只能放弃课堂提问,放弃给学生探究合作的机会。因此,政治课堂只是对课本知识的复述,这种计划至上的教学让课堂变得毫无生气,妨碍了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3.知识至上的填鸭式教学无趣

尽管新课改以来,政治课程的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强调关注学生。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强调最多的还是如何应试,传授更多的是应试技巧。这样的教学只会让课堂索然无味。

(二)学生的角度

学生对高中政治课兴趣低,认为政治课是最令头疼的课。尽管新课改让教科书及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有了改变,拉近了学生与政治课的距离,但是学生仍然缺乏兴趣。学生的政治学习动机大部分是因为政治是学校规定的必学课程,觉得只要小高考能通过就行。

二、高中政治课堂低效原因分析

目前政治课处于如此尴尬地位,究其原因,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1. 教学内容抽象空洞

中学政治教育一直是高中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治课被置于封闭状态中,形成单一说教模式,让学生只会满口讲大道理,联系实际却空洞无物。长此以往的说教以及抽象空洞的理论只会让政治课的教学处于尴尬境地。

2.教学方式单一老套

新课改以来,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手段丰富,让政治课堂变得多姿多彩,学生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这种丰富的教学方式只存在于公开课上。平时的政治课因考试和进度的要求,仍采用以教师讲述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单一而老套。

3.评价标准狭隘单一

应试化教育的思想,让学生深谙读书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教师为了提高升学效率,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方法对待学生。一切以学习为重,一切等考上大学再说。由于脱离青少年学生的实际,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产生厌学情绪。常有政治教师这样教育学生:“学好政治并不难,就是背书加多练!”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对政治课反感。

三、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实现途径

笔者认为,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阵地,高效和谐的政治课堂需要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融合,因此只有从师生两方面进行研究,两者和谐统一了,“高效课堂”才能形成。

面对当前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带着对构建高效课堂意义的想法,笔者开始探索高效课堂的实现方式。

(一)创设适合学生的政治教学情境

针对政治课的枯燥、抽象、空洞,教师首先要实现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而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教学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而创设的情感氛围。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探索,是提高政治课堂实效的重要途径。

1.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

首先,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情境和设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为“购房”这样的话题能激发学生兴趣,却没想到他们这个年龄根本不用考虑房子的事情,又怎么会感兴趣。

其次,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课堂情境和设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才能真正提高高中政治课的效率,而创设这样的情境,需要先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才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不管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学生的兴趣,不管通过哪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都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把教师自己的兴趣强加于学生。

2.创设让学生“有话可说”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会在课堂上插入有助于理解课本知识的素材。可是精心的准备未必能收到预期效果,如在《消费及其类型》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情境中运用了家庭生活“老三件”、影响购房的因素等素材。但因为脱离学生生活,不在他们的“现有发展区”内,所以课堂达不到预期效果。

笔者在上《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时充分利用这一原则,让学生自主高效地完成了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如下:(1)学生自主阅读、构建知识框架,请几名学生上前板书展示自己的成果;(2)学生讨论后列举跟课本知识相关的国内外大事;(3)展示因而一波三折的中美关系,请学生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内容;(4)相关练习的巩固,中间穿插学习方法的指导。这节课比较成功,课堂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因为笔者注意立足学生的“现有发展区”,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注重师生对话。

3.创设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

因应试教育的弊端,一直以来,丰富的课程资源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之外,教学被逼成为单一的传授课本知识和解题技巧的过程。高中政治课堂因其独特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更要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因此要做到课程资源人本化。比如充分利用师生本身存在的课程资源或让学生通过一定的途径自主搜集和课本相关的素材。同样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一课,笔者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假如我是外交部发言人”,让学生以所举事例主人公的身份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下思考问题。先展示若干个近期时事话题,都是记者招待会上外国记者对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的提问,又能跟所学知识紧密结合。然后将学生分组,自由选择话题,把自己当成外交部发言人。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关注了国家大事,培养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得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此,教师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1.引导学生建立主动学习理念

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做到民主平等;同时也需要改变说教、死板的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适合高中生年龄特点、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2.引导学生建立独立学习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是为了不教。首先要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比如教学必修二中《_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时,就可引导学生通过框架清晰掌握课本内容体系。同时教师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进行引导。

3.引导学生建立探究学习理念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机会。如在教学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金钱观》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在明确了金钱的起源和职能及其本质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以此为主题撰写政治小论文。

(三)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和评价方式的一点建议

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政治是因为教科书本身。尽管实行新课改以来教科书发生了不少变化,增设了选修和研究性学习内容,内容也更加注重时代性和基础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其中不少内容还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希望能把难度降低点。

一直以来我们的评价标准主要看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这也是引起学生对政治课反感的重要原因。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政治评价方式要更科学、更多元化,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发展性评价,发挥教育评价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 (下) [J].人民教育,2001(6~7).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中政治课题研究范文(优选4篇)

微信扫码分享